出生在萬華的老媽已八十歲了,對外界發生的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她的世界,就是我爸爸和八個孩子,當年的村莊上,每家孩子都這麼多,天天對無米下鍋發愁,卻也把孩子撫養長大,還受到完整的教育。
媽媽並不是目不識丁的鄉下女人,她在鎮上的衛生所擔任二十年護士,所有鎮民都認識她,頗具影響力,但想法就是很傳統,好像大地之母一般護衛著家園。
從衛生所下班,她的腳踏車已掛了兩大籃菜,背後還揹著一大袋外銷毛衣,回到家就像陀螺般轉個不停,幫毛衣繡花,大鐘響十二下才捶捶腰休息。她說,這是響應政府的「客廳即工廠」政策,媽媽的手,就從客廳轉到廚房,在轉到我們臥室替我們蓋被子,終於布滿了粗捲繭與縐紋。
說來,我們家比一般鄰居還小有積蓄,因為媽媽是職業婦女,但是台灣媽媽從早做到晚的傳統思維讓媽媽家庭工作兩頭燒,燒的心甘情願,到現在都覺得自己的健朗是用年輕的勞動換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