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教育部統計,全台受災學校共計一千三百零三所,其中約有二十幾所中小學無法如期在本月底開學,日前台北縣市紛紛開出支票,台北市提供四千兩百個名額安置,台北縣名額無上限,雖然熱誠感人,但我從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的雙重立場而言,將受災孩子遷移到台北縣市安置,作法值得商榷。
小孩子最需要的是穩定和熟悉的學習環境,將學生從中南部遷移到北部縣市安置就讀,固然經費沒問題,短期間也過得去,但是金錢以外的問題,可能將會隨著時間浮現,屆時恐怕會幫學習的倒忙。
因此,就近安置才是最佳作法,能復原的學校就盡可能復原,讓學生原校復課,就算復原困難,也要協調鄰近學校安置,盡可能避免將南部災區學生北送。
災區學校無法準時開學,學生沒有學校可讀,身為教育工作者是應該伸出援手,給予受災學校和學生最大的支持和協助,但是建議主事者應三思,千萬不要感情用事,也不能一時衝動就作決策,將災區的學童遷移到北部就學,並不是妥切作法。
筆者倒是建議,依九二一大地震經驗,讓受災學童北上做短暫交流和參訪,反而對當事者的幫助比較大。
九二一大地震後,不少受災學童曾被安排到台北縣市的學校參訪,透過交流忘卻苦痛,事後調查顯示,對心理復健有幫助效果,台北縣市的學校可援例辦理,邀請受災學生北上觀訪,甚至可以策略聯盟,鄰近或性質相近學校聯合招待災區學童到台北交流、上課和參訪,讓他感受溫暖及關懷。
杌聞(台北市/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