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三足鳥」篆刻作品是取材自大周時期之「日」字銘文,與上周的「三足鳥」有別。之前是以《山海經》之古籍所載而完成石刻,屬於善本版;今日所出示「三足鳥」是唐朝武則天的女皇版。

日前訪河南,在當地朋友的引領下,造訪了洛陽市新安縣鐵門鎮的「千唐志齋」。
這座包括一條走廊、三道天井、十餘間房屋的拱式磚窯建築,原本是已故國民黨起義將領張鈁先生所建園林「蟄廬」的一部分,之後改為博物館,是收藏唐代墓誌最集中的地方。從唐代第一個年號武德,到最後一個年號天佑,幾乎每個年號的墓誌都有。
上千塊石誌記載了許多重大歷史事件,涉及到當時的政治、軍事、社會風俗及典章制度等,如武則天改元、武則天造字、安史之亂等,堪稱為一部石刻的唐代史。
唐載初元年(690年)9月9日,武則天廢唐睿宗而稱帝,改國號為周,自稱「大周皇帝」。她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造字迷,據說武則天一共造了十九個字,但現在字典已無法查出。「千唐志齋」於收藏石誌中,僅找出武則天所造的十八個字。
其中,武則天所造的「日」字銘文,是以一圓形圈中間置一鳥形文所組成。表示太陽裡有金黃色的三足烏鴉,古人將「金烏」稱作太陽的別名,也稱為「赤烏」、「三足鳥」,源於堯舜時期「棲息於太陽中的靈鳥」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