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天柱一峰擎日月,佛光禪寺蜿蜒在其中,日落山門後方,射透牌坊上的「佛光」二字,求法勝境渾然天成。

登上大雄寶殿,眼前來了一位身穿短掛、球鞋的青年僧。客問:「請問方丈在嗎?」青年僧輕聲點頭:「我就是。」
客又問:「為何如此穿著呢?」這位法名廣文的僧人指著右方山坡說:「正在建寺呀!」

佛光禪寺起源於唐代馬祖道一禪師,有一千三百歷史,禪師當年雲遊天柱山,入山洞閉關,人稱馬祖洞,後有信徒在洞外建「馬祖庵」。明神宗時夢見此庵佛光普照,許下心願,果得龍子,遂詔改馬祖庵為「佛光禪寺」,盛極一時。惜千年古剎,毀於戰火,直到近年才得以重建,而這重責大任盡落在廣文法師肩上,想必他是帶有使命的再來人!
廣文法師領頭往左方山腰馬祖洞行去,山洞由一塊巨石開裂而成,洞出洞入,甚是奇特。望著洞內石蒲團,思起「磨鏡成磚」的典故:懷讓禪師為點化欲打坐成佛的馬祖,便日日在他房前磨磚,馬祖好奇詢問原因?師說:「磨磚成鏡。」惹得馬祖狂笑,懷讓又一句:「磨磚不能成鏡,打坐焉能成佛。」馬祖當下開悟,此後創立「平常心是道」的洪州禪。
「平常心是道」五字就懸在寺內正中央,讓人一入山門,即知宗風大意。除馬祖石洞外,木魚石也為其他寺宇所罕見。巨石酷似佛門法器木魚,重達二千多噸,上建木魚亭,當年馬祖禪師在此開壇弘法,講經布道。可謂景中有佛,佛中有景,如大雄寶殿前聯:「一山一水一花一景一師一銀一佛寺;萬壑萬峰萬象萬端萬岳萬書萬洞天。」
巡山畢,廣文法師以茶待客,簡餐素食供大眾飽肚。有學人趁此機緣提問:「何為平常心?」師說:「吃飯穿衣待人接物。」又問:「何謂平等心?」師說:「好比金與炭,凡夫見到貴賤,科學家分析成原子,佛家看來全是平等無差的佛性呀!」
機鋒問答後,無人敢再小視眼前這位青年僧,千年道場,果有再來人承繼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