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萬事》閱讀心得徵文得獎作品 讀《人間萬事》有感——觀自在菩薩....

文/蕭裕奇 圖/董夢梅 |2009.08.13
958觀看次
字級


 
母親曾經跟我說過一件我小時候發生的趣事。乾爸以前很喜歡雕刻一些東西,有一次他用竹子在做竹橋,常常看著他做東做西的我,突然問了他:「阿爸,為什麼你老是做橋做門,為什麼都不做人呢?」母親說,當時乾爸笑著摸摸我的頭,回答說:「因為做人難呀!做橋做門容易多了呀!」這件事其實我已經沒有印象,但我想當時的我,應該還是一直不斷地吵著乾爸「為什麼不做人」,如今長大了,回想起來,乾爸的回答,真是有無比的趣味。

每當看到星雲大師在《人間萬事》上充滿哲理的人生智慧,心中有著會心一笑時,總會不經意的讓我想起小時候那件趣事。長大之後,變得世故了,也了解到更多人生的無奈。好像慢慢的,總容易被現實所蒙蔽;慢慢的,只能看到事物單一的面向,不再像小孩那樣單純,而變得矯情造作。如果沒有一些明燈來指示我們,沒有一些言語來提醒我們事物有著可以用不同的面向來觀看,在這快速又汲汲於營利的社會,那容得下一點思考的時間?去仔細的端倪自己的內心;去觀照自己與環境、社會、世界間的關係,所幸星雲大師的《人間萬事》就像是那盞明燈,常常在他的照耀中,我笑著自己的傻,笑著原來也可以如此看事物。

其實看大師的《人間萬事》也不算太久的時間,開始看的那段日子到現在,恰巧是身體莫名發生病痛的時候,本來身體不差的我,突然間開始有了令人煩惱的病痛,一開始的時候,心情覺得很煩躁,也很氣自己為什麼都一直好不了,後來,在家人的建議下,開始背起了《心經》,當身體有病痛時,就會開始默念起來,雖然病痛並沒有因此消失,但是總覺得在念的當下,心中開始觀照起了自己身體和內在的部分。巧的是這與自己在看《人間萬事》,看到大師對人生各種面向做出不同精湛、有趣、多元的見解時,有著類似的感觸,不同的是《人間萬事》讓我觀照的是在人世間種種煩惱與面向,讓我得以看清楚過去所沒有看見的。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每當我唸著《心經》,看著字裡行見的文字,彷彿是在一種看空與不空之間的對話,對於人生還尚有許多無法領悟的我,大師的《人間萬事》對於各種價值觀的詮釋,如同在為《心經》上的文字做更通俗的解釋,更常有醍醐灌頂的感覺,我才會更了解為何這篇專欄要叫做《人間萬事》。人間之事豈止萬事,一粒沙一世界,所有微小的一切都可成事,皆可從其中發現我們可能忽略的,端看我們用什麼角度去面對。人間萬事可說是同一件事;每件小事又可能有千萬種面向,像是老莊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一般,當然要看透這些事物,是需要經過更多的人生歷練,光用說的是無法體會的。

前陣子看了一本書,一位美國的腦神經科學家不幸中風,在中風的過程中,他不但沒有被病魔擊倒,反而讓自己在左腦喪失功能的同時,啟動了自己的右腦,讓她的腦部進入一種她形容如同涅槃的境界,儘管管理前半輩子的左腦完全失去功能,但他卻發現右腦神奇的奧秘,以右腦帶領左腦走出中風的病痛,這聽起來真是非常神奇的事,甚至有些不可思議,但卻帶給我無限的啟示,如果我們都能在失去一些事物的同時,開啟許多我們未曾開啟過的窗,是不是我們有可能看到更多不同的風景?最近一直受到病痛所苦的我,是否可能藉著這樣的機會去發現一些我未曾發現過的事,在我們為人間許多事煩惱時,是否可以藉此反而得到更多的收穫呢?我所喜愛的南美大文豪波赫士所說的一體雙生的概念,似乎也在告訴我們所有的事都沒有對立,都是共生共滅,唯有去發現事情的一體多面,才能真的明心見性,摒除惡的一面,看見事物的真義與光明。

幾年前,看到一句話,讓我深深的喜愛。那是法國大文豪普魯斯特所說的———「最好的旅程,並不在於看見新的風景,而是找到新的視野」,由於這句話,讓我開始了解再看同一些事物的同時,懂得能用不同的角度與眼光去觀察。後來,看到了大師所寫的《人間萬事》,其實談論的也是相同的道理,而且講的就是所有在我們身邊發生的事,使我更深刻的體悟這些人生哲理的真意,我的心中有萬分的感謝,但也更感歎自己的渺小,很多人或許終其一生都渴望達到一種「眼底山靈齊護法,座中花與盡通神」的境界,那是一種天人合一,透徹萬物的境界。我們從何而來?又將從何而去;我們從那裡來,就從那裡去。真正能大徹大悟的人又能有幾人?但或許我們不斷的藉由如大師般所提點的視野與明燈,不斷的在人間萬事中尋找未曾發現的價值,就已經慢慢在往這樣的境界前進了,並能去影響更多身邊的人,終有一天,或許真能體會「一樓和氣看山笑,半榻禪心印月圓」的氣度與心境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