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那年,我生病了,漫長病期中,父親怕我腰痠不耐久坐,特地買了張坐臥兩用的竹製躺椅,擺放客廳,供我讀書、看電視,一人專用。
散發竹香氣息的躺椅,坐起來舒適,高度還可任意調整,我這一坐,從此便非它莫屬;即使椅子壞了,也非買同型款式不可。
近來,年近八旬的父親,苦於骨刺及坐骨神經痛,我提議從樓上搬來貯存多年的同型躺椅,一併放置客廳讓他安坐。不過,這張竹椅當初製作即現瑕疵,不僅後背高低不一,底座還整團塌陷,才試坐一會兒,就讓人頭暈。
我打算放棄舊椅,買張新的,但向來節儉的父親,怎麼也不肯答應。每回看他不覺異狀的坐在那張椅上,我總覺心裡難安,甚感虧欠。
於是我想到,何不動手改良椅子?我騎機車到五金行,購來數十尺長的粗童軍繩,趁老爸不在家,蹲到椅子邊,開始進行改良大作戰。
我把繩子在左右兩側的空心鐵杆間,來回編排起又緊又密的雙層結構,將躺椅背腰及底座盡量撐高起來,以期符合人體功學,大功告成時,我試躺其上,覺得至為滿意。
國小的侄兒嚷著要坐坐,也直呼好舒服;母親每每經過這張獨一無二的「豪華」躺椅,也總會多瞄幾眼,忍不住誇讚一句:「好像慈禧太后坐的椅子!」
至於父親呢,那還用說!自從椅子「變身」後,只要一靠近這張寶貝椅子,他老人家未坐臉先笑,盈盈笑意就像和煦春陽般,照亮了家人的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