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新落成於中國河南省洛陽市白馬寺的釋源美術館,日前於白馬寺舉行揭牌儀式暨全國百人抄經展,展出來自各地一百多位名書法家,所寫的佛教書法抄經作品。
釋源美術館位於白馬寺藏經閣,總面積五百多平方公尺。此次展覽共展出一百一十五幅佛教書法抄經作品,主要為《佛說四十二章經》、《金剛經》、《地藏經》、《心經》等佛教經典。書法家將自己對人生感悟、生活期許融入其中。
白馬寺方丈印樂法師表示,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第一座官辦寺院,也是第一部漢文佛經《四十二章經》的翻譯地,因此,在白馬寺舉辦抄經展具有特殊意義。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後,佛經的流通主要靠抄寫而來。後來,愈來愈多騷人墨客將書法藝術融入抄經中,書法形式以莊嚴、自然風格自成一格,對後世書法產生深遠影響。
白馬寺佛教文化研究會經長期準備,將寺內東邊藏經閣一樓閒置多年房屋整理出來,創辦釋源美術館。美術館以後將展出與佛教文化相關的美術、書法作品,為佛教文化傳承和弘法開闢另一道路。
建於東漢的白馬寺,為第一座官辦寺院,亦稱「釋源」、「祖庭」。寺內保存大量元代夾紵乾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等,彌足珍貴。西元一九六一年,白馬寺被中國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