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中國甘肅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人員,日前對麥積山山頂的清代重修磚塔進行考古清理時,發現十一尊北朝佛教石雕造像。
研究所副所長魏文斌表示,塔基內發現的十一尊造像均向南擺設,排列非常整齊,且次序分明。中間為主尊釋迦牟尼佛,兩側排列供養菩薩和弟子、供養弟子、力士、天王等造像。另外,他也發現在個別造像身上,有宋代以後刻的題記,表示這些石雕造像應該在宋代藏入。
魏文斌說,塔基內埋藏的造像組合不多見,對於研究塔的功用,具有重要指標。此批出土遺物不但是麥積山石窟近年考古工作重要發現,也為研究北朝佛教造像藝術提供珍貴的材料。
中國著名四大石窟之一的麥積山石窟,現有窟龕一百九十四個,內有精美石雕,泥塑七千多身,壁畫一千三百多平方公尺。其山高一百五十多公尺,龕窟大都開鑿於二十至三十公尺,或七十至八十公尺高懸崖峭壁間,其驚險陡峭為中國現存石窟之首。
麥積山石窟建於後秦,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後經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不斷開鑿修成,成著名大型石窟群之一。由於歷代增修,風格各異,被譽為「東方雕塑之宮」,現存塔體為清代乾隆時期重修。西元一九六一年,麥積山石窟被列為中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