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堂堯專題報導】素食文化流傳至今,衍生出各種不同面貌;其中,環境汙染、氣候暖化的問題日趨嚴重,民眾的環保意識抬頭,「吃素救地球」的口號也愈來愈響亮,在身處環保運動最前線的環保團體人士心目中,素食的環保意義為何?他們又如何看待各種吃素的新文化?
無論是學生、社會人士還是政府官員,以短期吃素祈求活動或事業順利的情形愈見普遍,全球綠人台灣之友會成員賴芬蘭認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雖然不能要求每個人都為了環保而馬上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但只要個人願意行動,無論是為了健康或祈求運勢順利而吃素,都能發揮一定的正面影響力。
賴芬蘭認為,吃素和做環保一樣,本該從任何程度的親身參與開始做起,只要行為方向是對的,就值得鼓勵。
賴芬蘭表示,十年前她接觸到畜牧業殘忍對待動物的書籍,深受啟發,開始嘗試茹素;「三年前,我母親健康情況轉壞,我又更深刻地反思,開始吃全素。」
賴芬蘭指出,吃素讓她「整個身體都輕鬆很多」,一方面體態輕盈了,腦力和記憶力也大幅提升,做事情也更有耐心。
去年地球日,賴芬蘭參與了「蔬食抗暖化行動聯盟」發起的百萬人參與素食「社會運動」。
「吃素在更深廣的環境保護層面,也大有貢獻。」賴芬蘭表示,吃素可降低肉食的需求量,使畜牧業少養豬牛,減少汙染和排碳,「生產一公斤的牛肉就要花上十六公斤穀類,吃素不但減少食糧消耗、畜牧占用農地或森林濫伐情形也會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