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上月實施「舊車換現金」方案以來,車市情況熱絡,但去年十二月就上路的歐洲版「舊車換現金」實施至今,卻有專家擔心此法只是治標,一旦專案經費用完,苦苦掙扎的汽車業將會掉回再多現金也挽不回的跌勢。
「舊車換現金」首先由法國在去年十二月啟動,德國、義大利、英國、西班牙等國相繼推出,希望拯救國內汽車業。支持者指出,這套辦法有助大企業維持運轉,減少失業和關廠。
批評的人說,這只是救一時之急,方案經費發完之日,就是車業墜崖之時。捷克總統七月否決了經濟刺激方案裡幾個項目,包括舊車換現金,因為這方案「短期圖利大車廠,犧牲其他部門和企業」。
在德國,批評者將這套辦法比擬為「免費送毒品給癮蟲」。德國政府本來撥出十五億歐元(台幣六百九十六億元),但供不應求,於是再撥五十億歐元。美國情況類似,首波經費十億美元(台幣三百二十八億元)一個星期就用完,再撥二十億美元。
綜觀歐洲,「舊車換現金」將第二季汽車銷售量跌幅從去年同期的百分之十七減成百分之五點六,福斯、飛雅特、標緻、福特、雷諾的銷售量都宣告上升。不過,德國政府已經表明:經費被領光,就不再繼續。歐洲車廠請求政府,如果要撤「維生系統」,請逐步而撤。就像雷諾營運長培拉塔說的,這類方案的確無法永遠持續,但「危機到底還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