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政奇雖然下半身癱瘓,但對家庭的執著,和因為訓練後能就業的自信,讓他找回尊嚴,繼續為家人付出。圖/劉政奇提供
一個在雲林鄉下出生的小孩,從小對烹飪有興趣,國中畢業後就離家追逐夢想,完全沒想到父母有多擔憂;憑著好學勤奮,十九歲升上廚師,很快就組了家庭。
誰知一場車禍讓幸福變調,更沒想到,接受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訓練後,受創心靈有了調適,在爸媽照顧下,也意識到父母的用心原來這麼深。
劉政奇是桃園縣私立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自學員轉為留用的個案管理課員,劉政奇說:「九年前,我的人生被一輛闖紅燈的自小客車摧毀了,下半身終身癱瘓,在醫院治療三個月後返家,只能躺在床上。」
雖然太太和當時就讀小一的大女兒無怨無悔地幫他處理大小便,但他仍不時咆哮,對失能感到憤怒與絕望。
「後來女兒都怕我了,當我聽到她們私下說:『爸爸又要發脾氣了,我們不要出聲音』我很難過。」得知女兒對父親的態度改變,加上身體沒改善,他不禁思考:「難道我一輩子都要這樣嗎?」
悲傷之餘,內心喚起對摯愛的良知,他提出離婚要求,不希望因此拖累老婆一輩子,但老婆沒答應。百般思量後,劉政奇認為,只有努力振作才是正確選擇。
到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後,他納悶「輪椅族」為何能夠笑臉迎人?難道他們不苦悶嗎?疑惑慢慢得到解答,原來經過訓練,恢復經濟能力、生活自理,甚至就業都不成問題。現在他決定進入社工領域為弱勢團體服務,女兒也感受到爸爸恢復從前的模樣,更心甘情願地陪伴他。
人生遭逢巨變後,劉政奇徹底改變了,他只希望用自己的故事,宣導大眾注意交通安全。另外,他也呼籲大家趁著父親節多想想父母,他說:「很慚愧,遭逢巨變後,才發覺父母原來為我付出這麼多、這麼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