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高騖遠」要用「馬」部的「騖」,「心無旁鶩」、「趨之若鶩」則用「鳥」部的「鶩」。
「好高騖遠」的「騖」,意指「追求」或「從事」,可引申為一味嚮往高遠的目標而不切實際,多用在「空泛妄想」的表述上,語出《宋史卷四二七‧道學列傳一‧程顥傳》:「病學者厭卑近而『騖高遠』,卒無成焉。」
一般的用法如:「做學問得慢慢來,從根基做起,不可『好高騖遠』。」
至於鳥部的「鶩」,則指「野鴨子」,如「心無旁鶩」,是說心意專一而無其他念頭,不被外物所吸引,我們常說:「讀書要『心無旁鶩』,才能學有所成。」
而「趨之若鶩」一詞,則形容前往趨附者極多,像成群的鴨子般跑過去。如《孽海花》第二十七回:「白雲觀就是他納賄的機關,高道士就是他作惡的心腹,京外的官員,那個不『趨之若鶩』呢?」
「騖」和「鶩」經常被寫錯,千萬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