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長李遠哲日昨在新加坡表示,中國大陸現在最盼望再有三十年的和平穩定發展,台灣應認識清楚,現在的情況和以前有點不一樣,愛好和平者要為兩岸和平穩定發展而努力。
上月底國民黨主席、台北市長馬英九結束訪美行程,隨即於本月初以在野黨主席身分拜會陳水扁總統,公開分享訪美行的感受和心得,誠意向政府提出趨吉避凶之道:用「九二共識」恢復與對岸協商,並盡快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讓台灣農產品進入大陸,開創兩岸雙贏。
馬英九在訪美期間提出了「五要」,重點包括促進兩岸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基礎上,盡速恢復平等協商;達成三十年至五十年和平協議,終結兩岸敵對狀態;兩岸發展國際參與的暫行架構,讓台灣參與國際活動的問題更為雙邊與多元。美方對此倡議頗感興趣,畢竟美方力主兩岸應盡快展開對話協商,和平解決分歧,而北京也多次表達,只要接受「九二共識」,兩岸即可重啟協商大門。
中國大陸的崛起已是有目共睹。截至今年二月底,大陸外匯存底高達八千五百三十七億美元,躍居全世界第一;去年大陸對外貿易總量突破一點四兆美元,居全球第三。再看兩岸經貿互動,去年兩岸間接貿易額達九百二十一億三千萬美元,台灣對大陸順差五百八十一億三千萬美元;如把時間拉長,兩岸間接貿易總額,截至去年底累計四千九百五十八億零五百萬美元,台灣對大陸順差累計高達三千三百二十三億四千九百萬美元,超過台灣現有外匯存底額,大陸已是台灣第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貿易順差來源。
兩岸人員互動頻繁,去年台灣人民赴大陸多達四百一十一萬人次,目前在大陸各大院校求學的台灣學生約七千人,每年畢業生約一千五百人,歷年來在大陸求學的台灣畢業生逾萬人。
這些數據在在說明兩岸民間往來密切,未因政治關係緊張而卻步,執政當局雖延宕三通進程、拒絕承認大陸學歷等技術性作為,不但未能煞住民間的大陸熱,兩岸經貿、人員往來甚迭創新高。
兩岸現在狀況和以前確實大不相同,冷戰對抗思維不合時宜,維繫台海和平已是區域內相關各方的共識。正如李遠哲所說,大陸至盼再有三十年和平穩定發展,兩岸愛好和平者要為兩岸和平穩定發展而努力,而華府、北京也明確表達追求和平與穩定,台灣當然不能缺席,更不能成為所謂的麻煩製造者。
台海要維持三、五十年的和平穩定,兩岸官方或授權團體重啟對話、協商,已是當務之急。馬英九在「扁馬會」提出了國民黨版具操作性的建議方案,或許在陳總統看來是非常天真,惟台灣如要走出去,自當竭盡所能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與同情,若不想成為國際棄兒,主政者應拿出具體辦法向國際展現,台灣是有決心扮演好和平製造者。
然而陳總統在扁馬會面過程中,只見批評他人,未見積極倡議,堅稱沒有「九二共識」、拋出憲法一台、新四不一沒有,語出驚人,令人對未來兩年台海互動及台灣政情走向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