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上班時,我發現一位女同仁曬黑了,便上前問她,是不是帶孩子去宜蘭參加蘭雨節,享受夏日戲水活動呢?她搖搖頭、笑笑的回答:「才不是呢!連續兩天假期,我可是忙著陪兩歲多的兒子,奔波在台北縣市裡找藝術喔!」
免費活動度周末

原來,二○○九年台北兒童藝術節已經展開,搭配暑假各地區所舉辦的閱讀、展覽等免費活動,讓他們母子,度過了一個既豐富又有意義的周末假期。
炎熱的周六午後,同仁先帶孩子到北縣圖書館欣賞「王秀杞雕塑藝術創作大展」,接著就在圖書館裡,參加連續三場的義工媽媽說故事,並看了一小段動畫電影。結束後,他們又直奔大安森林公園,欣賞「飛天小獅王的奇幻之旅」戶外公演,直到九點多,才帶著有熱鬧的鼓聲及舞獅的動感畫面回家。 (尤俠/圖)
隔天,他們一家三口,又趕往「台北偶戲館」參觀各種展覽,即使孩子對布袋戲、傀儡戲、皮影戲統統不認識,但是每一個區域裡的互動遊戲,都讓他流連忘返。其中,「機器人偶放暑假特展」最令展場裡的所有孩子感到新奇,這些由環保回收物品所創作而成的機器人,可以轉頭、舉手,還會彈奏音樂,每一個都是創意與藝術的展現,他們一邊看、一邊玩,就這樣度過了一個下午。
用孩子的眼光
看世界
話匣子一開,同仁繼續分享,原本,她就計畫今年暑假要帶孩子去看戲劇表演,但是又擔心孩子太小,坐不住。透過這些免費的戶外演出,她不但欣賞到孩子與舞台上的互動,也對孩子的表現刮目相看。
此外,連續兩周帶孩子參觀「王秀杞雕塑藝術創作大展」,透過孩子九十公分的視野、實際的觸摸、解說員的介紹,以及與藝術品的對話,藉由孩子的眼光,她也看見了不同的世界。同仁笑著說,下個星期,還要繼續帶孩子去探險。
閱讀不只有書本
這一年多來,財團法人功文文教基金會不斷推動各種閱讀活動,甚至鼓勵懷孕的媽媽,要隨時在生活中,與肚子裡的胎兒進行共讀。這裡所謂的共讀,指的不只是書本上的內容,還有周遭所發生的事情。
所有專家學者也不斷提醒父母,在孩子幼年時期,帶他們走出戶外,用感官、知覺來體驗大自然的變化、觀賞美好的物品、聆聽動人的音樂、欣賞感性的戲劇……,這些,也是非常重要的閱讀經驗。
炎炎夏日裡,不必花大錢,只要父母用點心思,跟著童心護照,走進藝術館、美術館、科博館裡找知識;或者,參與一場音樂、戲劇、藝術活動,也可以幫助孩子開啟創意,找到不同的閱讀樂趣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