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紀最壯觀 日全食來了!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 |2009.07.17
1398觀看次
字級

天文迷注意了!本世紀最壯觀的日全食將於7月22日上午登場,時間長達六分半鐘,是本世紀時間最長的日全食,若錯過這一次,就得等到西元2046年才有機會,再親眼目睹接近日全食的日食奇景!

中央大學天文所所長黃崇源笑著表示,或許是為了慶祝2009國際天文年的關係,就連日全食也特別跑來湊熱鬧。他表示,每個世紀都會出現上百次日食,但日全食的機率卻不到30%,而同一地點要看到兩次日全食的間隔時間更長達350年以上。正因如此,這股難得的天文奇觀早在國 際間掀起「追日熱潮」,世界各國天文迷蓄勢待發,甚至還有人從今年初就規畫日全食觀測行程。

這次日全食的全食帶將經過中國大陸的長江流域、印度、尼泊爾、不丹、日本南部等地;觀測者將有五至六分鐘的時間目睹太陽完全消失的「日全食」盛況,而不是像過往只有短短一兩分鐘!而台灣因地理位置關係雖看不到日全食,但卻可以見到非常接近全食的日偏食,也是難得的天文體驗。

但或許有些人會好奇究竟從何時開始出現日食現象呢?黃崇源說,翻開天文紀錄來看,日食開始於月亮形成之初,迄今已有40多億年歷史。早在四千多年前,中國就已記載了有關「日食」的文字;《詩經‧小雅》更明確寫道「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

然而,對古代不了解天文變化的人來說,卻常以「天狗食日」來形容日食現象,誤以為這是天災要來臨的前兆,其實發生日食的原因不難理解;台北天文科學教育館解說員林琦峰表示,我們都知道地球是繞著太陽公轉,而月亮則是繞著地球公轉,從地球、月亮和太陽的相對位置來看,當月亮運行到地球與太陽之間時,月亮可以遮蔽太陽,由於相互條件使得月亮正好可以完全擋住太陽,於是就發生「日全食」現象,但若月亮離地球遠一些,則會發生「日環食」,若地球、月亮和太陽彼此的排列位置有些微差距時,則會出現「日偏食」。

有趣的是,日食不僅是天文現象,還與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有所關聯呢!黃崇源表示,愛因斯坦在二十世紀初提出廣義相對論,用來解釋萬有引力,空間與質量的關係。

「廣義相對論」認為質量會使得空間產生彎曲。而光線沿著彎曲的空間前進時,自然也會產生偏折。其中一個最重要的預測是當星光通過太陽附近時,會受太陽的質量影響而產生一些小角度偏折。

平時因為太陽光太強列,我們無法看到白天太陽周圍的星星,只有當日全食發生時,我們才能看到在太陽周圍,白天看不到的星星,也才能量測這些星光是否有因太陽的引力而產生偏折。

黃崇源表示,為了驗證廣義相對論,1919年時,英國曾派出兩支隊伍分赴兩地觀察日全食,經過認真觀察,發現星光在太陽附近的確發生了一些小角度的偏折,且偏折的大小與廣義相對論的理論預測一致。此一日全食的觀測結果也確認了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

所以大家在7月22日當天抬頭觀看日食時,不妨也想想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說不定會有不一樣的科學體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