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雨作梗
「奮進號」5度延後發射
美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表示,「奮進號」太空梭因暴風雨和燃料槽問題5度取消發射,將讓拮据的NASA付出450萬美元的額外費用。
NASA甘迺迪太空中心表示,每取消一次發射,就必須花掉將近100萬美元。
除了太空梭外部燃料槽多次進行液態氫和液態氧燃料灌注、排出及再灌注的費用外,NASA員工和太空站其他工作人員的加班費,也使得取消發射的代價水漲船高。
不過,太空中心也表示,雖然多花450萬美元,但比起「奮進號」的建造費還是小巫見大巫,因為「奮進號」太空梭,光是建造費用就高達17億美元。
模擬探測火星任務
實驗者住太空艙三個月
6名俄羅斯與歐洲的自願者日前步出莫斯科一處研究設施內的太空艙。過去3個月他們關在這個太空艙內,模擬探測火星的任務。
在俄羅斯「生物醫學問題研究所」的隔離設施與外界隔絕105天後,他們笑著走出太空艙,健康狀況顯然良好。
他們包括4名俄羅斯人和法國與德國人各一位,都穿著像太空人一樣的藍色工作服,挽臂站在艙外,手上拿著花束向祝福民眾揮動致意。俄籍「指揮官」萊雅詹斯基表示,實驗成功完成,感謝6位志願者的熱情參與。
日科學家研究機器昆蟲
執行搜救緝毒等任務
日本東京大學尖端科學技術研究中心教授神崎亮平已研究昆蟲腦部長達30年,且成為昆蟲和機器融合系統領域的先驅專家。
人類頭腦約擁有1000億個神經元或神經細胞,傳遞訊號和促使身體對刺激作出反應。昆蟲的神經細胞少很多,在蠶蛾的兩毫米寬腦部內擁有約10萬個神經細胞。但神崎指出,關鍵不在大小。
昆蟲的微小腦能控制複雜飛行特技,諸如在飛行中捕捉其他蟲子等,証明它們是歷經數億年演化,精心調適出來的「一組卓越軟體」。
神崎與團隊利用基因工程改造雄蠶蛾,讓它對光線而非氣味,或不同種類蛾的氣味,作出反應。此種修改技術可為創造機器昆蟲鋪路,這類機器昆蟲未來能找到數公里外的毒品、地雷、毒氣或受困在瓦礫堆下的受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