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情花意】素食肉--花生

菲爾 |2009.07.14
507觀看次
字級

花生,又叫落花生、長生果、落地松、地豆、土豆、番豆、番果、土露子。其種子可供食用,和提煉油料,莖葉則是很好的肥料。

花生富含油脂、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是素食者的營養成分來源之一,因此花生還被稱為「素食肉」,就是指其營養價值可不輸給肉類。就如民間流傳的〈健康粥歌〉提到:「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蓮;要想皮膚好,米粥煮紅棗;氣短體虛弱,煮粥加山藥;治理血小板,花生衣煮粥……」

花生性平,味甘,《本經逢原》寫花生:「甘,溫,無毒。」它的療效包括:有潤肺、健脾胃、治燥咳、治反胃等等。這些在許多中醫藥典籍裡都有記載,比如《滇南本草》、《本草備要》、《綱目拾遺》等等。

有植物學家記載說到花生起源於南美洲,在十六世紀左右傳入中國。但明代蘇州人黃省曾卻在文章中提到:「又有引蔓開花,花落即生,名之曰落花生。皆嘉定有之。」萬曆年間的福州王世懋的《學圃雜疏》也有記述:「香芋、落花生產嘉定。落花生尤甘,皆易生物,可種也。」嘉靖戊戌(一五三八年)的《常熟縣志》的物產之中也已列有花生。

因此,也有學者認為花生傳入中國的時代還不能定論;但,能夠肯定的是,花生被引進中國之後,對當地人的飲食文化、食油提煉,起了很大的影響。

直到今天花生油仍是許多主婦愛用的炒拌食油,尤其花生可入菜、當零食,在世界各國廣泛栽種,深受歡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