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說明四道品(即是四種四諦)亦含攝十力的情形;並引證經典說明凡夫如何學習佛的十力?
一、知是處非處智力
若四種道品,即是四種四諦智,能含攝佛之「處非處智力」。四種四諦與藏、通、別、圓四教相配當:
(一)生滅四諦:藏教所說,有為生滅之事,而觀四諦之因果為實有的生、滅。
(二)無生四諦:通教所說,就因緣諸法即空無生,而觀四諦迷悟之因果,均是空無,而無生滅。
(三)無量四諦:別教所說,就界內界外恆沙無量差別,而觀一切現象皆由因緣而生,具有無量之差別,因而四諦亦有無量之相。
(四)無作四諦:圓教所說,就迷悟之當體即實相,而觀迷與悟之對立矛盾即非矛盾,皆為實相。
簡易言之,即以生滅、無生、無量、無作的層次,分別每一種四諦;若能於一心中了知四種四諦的因果,決判明斷,是名「處非處智力」。
處非處智力,謂如來於一切因緣果報,審實能知;如作善業,即知一定能得樂報,稱為知是處;若作惡業,即得惡報,稱為知非處。故如來於佛法中作師子吼:「獨我法中,有四沙門果!」即是此義。
二、知業報智力
「知業報智力」:謂如來於一切眾生過去、未來、現在三世業緣果報生處,皆能遍知。依四諦而言,知四諦四種集(煩惱),是知業報力;知苦,是知智報力;道諦、滅諦,亦是如此。分別四種業報、深淺,沒有錯誤,是第二力也。
三、知禪定力
「知禪定力」:於四種的道諦中,四禪八定,能分別深、淺次第,於諸禪定自在無礙,如實遍知。是第三力也。
四至六、「知根、欲、性」三力
「知根、欲、性力」:謂如來於諸眾生根性勝劣、得果大小,皆能如實遍知,名「知根力」。如來於諸眾生種種欲、樂、善惡不同,如實遍知,名「知欲力」。謂如來於世間眾生種種界分不同,如實遍知,名「知性力」。以上是第四、五、六力也。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