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受金融海嘯衝擊,美國失業率飆高,很多大學生畢業後還不起就學貸款,聯邦政府推動「按收入還款計畫」,不但可依年收入計算每月還款額,且二十五年後沒還清,可免除剩餘債務。
教育部最近一期電子報指出,根據「全美大學及僱主協會」調查,今年目前只有兩成不到的畢業生找到工作,甚至糟到有百分之四十一的學生畢業前連試都不想試,對就業市場很悲觀。
為紓解畢業生學貸還款壓力,美國教育部七月起推動「按收入還款計畫」(income-based repayment,簡稱IBR),預計一百萬人申請,多數月付款可低於收入的百分之十,年收入高於一萬六千元者不會超過百分之十五;低於一萬六千元者,則不須繳納月付款。
IBR申請資格視收入和貸款額度而定,藉由延長還款期限、月付款占收入的合理比率,幫助收入不高和多年被貸款壓得喘不過氣的民眾,減輕還款壓力。
方案最特別處,在於貸款者依據年收入按月還款,若二十五年後還沒還完,剩餘欠款及利息將全數免除;選擇從事公共服務的人,更可在十年後即免除債務。專家估算,多數人應可在二十五年內清償債務。
相較美國,台灣每年也有幾十萬名高中、大專生申請就學貸款,很多私校生畢業還沒找到工作,就先欠債五十萬元以上,台灣雖然還沒有依年收入計算還款額規定,但針對低收入及失業者,有延遲還款辦法。
學生於開始償還貸款之前一年,平均每月工作收入未達兩萬五千元及為低收入戶者,得申請緩繳貸款本金,最多申請三次,每次申請緩繳期限為一年,緩繳期間利息由各級主管機關負擔。
申請緩繳貸款本金三次者,得申請延長償還貸款期限,貸款一學期以一年半計。其利息由借款人負擔,各該主管機關酌予補貼利率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