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全庇護中心 憨兒有頭路

記者李祖翔 |2009.07.11
1249觀看次
字級

教導洗車、烘焙、職訓 收支常不穩定 盼政府補助、社會支持

第四次經濟奇蹟遲遲不來,不僅使原物料漲跌不定、民眾荷包縮水、公益團體募款收入也愈來愈少;為刺激買氣,政府設計不少方案活絡景氣,人民都以為「燕子」已經來了,然而對沒有政府全額補助的庇護中心來說,卻連一點影子都沒有,實在高興不起來,像育成洗車中心每月收入居然只有開銷的一半!

洗車虧損

憨兒失去歸宿

育成洗車中心是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機構,而基金會是由台北市智障者家長協會創立,目的在讓關懷智障者的組織能永續經營。十五年來,基金會除了給予智障者家屬諮詢和就業服務外,也提供早療、住宿、職訓、日間托育等服務項目,其他還有烘焙、洗車、印刷等庇護工場。

嚴格說來,像啟智協進會、智障者家長總會附設的資源回收中心,以及育成的洗車中心,都是較特別的「庇護性單位」,屏東縣啟智協進會總幹事張忠銘說,庇護工場由勞工處輔導成立,有人事費用補助,但資源回收中心、洗車中心開支卻以自己的收入為主;育成基金會執行長賴光蘭則說:「我們用其他收入彌補虧損,但不能再這樣下去,否則洗車中心遲早關閉,這些憨兒可能失去歸宿。」

努力學習

分擔經濟壓力

賴光蘭解釋:「憨兒在那工作,不是由他們選,必須經過評估。」例如能力最好的,會與企業合作,在一般洗車中心、便利商店、洗衣店就業;次佳者,在基金會附設的洗車中心工作;能力稍差者,在庇護工場,如烘焙、餐飲業、二手義賣店。再差點的,在職業陶冶作業站受訓,做簡單組裝。其他人則在「發展中心」接受生活自理訓練,以快樂生活為目標,或者在「養護中心」安養。

能在洗車中心工作的憨兒,那裡也許是他們的唯一去處,而他們都歡喜付出。像三十一歲的立恆,在啟智學校擔任小老師,以第一名成績畢業,到洗車中心一做就是十年,雖然肢體受限,口齒不清,但他不放過所有學習機會,什麼都想嘗試,希望替媽媽分擔經濟壓力,成為有用的人。

二十三歲的輕度智障典宏,弟弟同樣有智力障礙,父親靠打零工維生。典宏從高中特教班畢業後,到洗車中心擔任「打蠟手」,開朗認真的態度,不少客戶指名要他服務,而他的衣服和鞋子都是撿媽媽和同事不要的。除了每月一千元零用錢,其他都交給爸媽,現在他最希望每天都有穩定工作。

進用率高

給高品質服務

「他們最怕不能繼續工作。」賴光蘭每次都用「不聽話,就不讓你在這工作喔」的話,讓他們更懂得關心自己,她表示:「中度憨兒的智力約維持在十二歲,如同小孩;對家人來說,不是照顧得很累,就是乾脆放棄不管。」

賴光蘭認為,這些憨兒既然在洗車中心工作,就該給他們最適切的發展與環境,而洗車中心進用身心障礙者的比率達九成八,除了領庇護性就業薪資的六人以外,其餘的二十二人都是領較高的一般性就業薪資。

他們期盼社會大眾給予更多關注,讓這群想自立更生的憨兒能有活下去的希望,並也保證會盡全力提供高品質服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