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全球首例 觀測溫室效應 台灣布下天羅海網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 |2009.07.10
1389觀看次
字級

在浩瀚宇宙中,地球之所以能孕育萬物,是因地球大氣層能透過溫室氣體來吸收太陽光照射的熱度,避免地球表面陷入冰天雪地的環境中。然而,工業革命後,卻因為化石燃料的使用而產生大量二氧化碳,破壞大氣原有的平衡。

為此,減少溫室氣體早已成為全球共識,各國紛紛投注大量人、物進行研究,而台灣也在政府支持下啟動「太平洋溫室效應氣體觀測計畫(Pacific Greenhouse Gases Measurement (PGGM) Project)」。並結合長榮海運之力,完成西太平洋海域觀測任務,寫下全球首次以海上輪船成功觀測溫室氣體紀錄的創舉。

為協助國際進行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研究,中央大學環境研究中心主任王國英在國科會與環保署補助下,與研究團隊共同打造全球最大的空中和海上溫室效應氣體觀測平台,規畫從今年起,進行長達二十年的全球大氣與海洋邊界層溫室效體濃度長期監測計畫,規模之龐大備受科學家矚目。

中央大學校長蔣偉寧以「天羅海網」來形容這項計畫。他表示,觀測工作的啟動,不但能為保護地球盡一份力,也讓台灣在溫室氣體的觀測工作水準與國際順利接軌。

王國英表示,根據1996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政府間氣候變遷研究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的預估,若要在21世紀末將二氧化碳濃度穩定在工業革命前的兩倍(550 ppm),則目前全球排放量至少必須減少一半以上。但在1992年簽訂「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後,全球二氧化碳濃度仍在不斷上升。2008年1月開始執行具有法律力的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al),規定37個先進國家在2008年至2012年以前的平均碳排放量,必須少於1990年代的排放量。

他表示,從這些公約內容來看,可以知道減少溫室氣體已是世界共識。像是日本航空自1993年起使用Boeing觀測全球和區域CO2,歐洲自1994年起使用Airbus觀測全球和區域H2O、O3、CO。在這樣的趨勢下,台灣也不能缺席,也必須盡最大的力量來提供全球和區域溫室效應氣體觀測資料,為溫室效應的管控奉獻一己之力。

中央大學表示,這個海上觀測平台是由長榮海運公司所提供的國際貨輪「長巨輪」來進行100公尺以下海洋邊界層的觀測任務。裝設在貨輪上的觀測儀器,一部分由中央大學製造,一部分則是透過與劍橋大學的合作打造而成。

長巨輪第一個航次的西太平洋海域觀測工作已於七月四日完成,沿途經廈門港、香港、鹽田港、上海港、寧波港,最後抵達台北港。接下來將啟動第二趟的觀測任務,預計年底前,在長榮海運三部國際貨櫃輪上進行太平洋─印度洋,及太平洋─大西洋的經常性觀測,蒐集CO2在全球主要海洋大氣中的空間和時間變化情形。


PGGM Pacific/Atlantic EVER DYNAMIC   7/24(台北港)→9/18(台北港)56 Days
航程:
{1} 7/24台北港(Start) →{2} 7/26香港 →{3} 7/27鹽田港→{4} 7/28高雄港 →{5} 8/15巴拿馬運河→{6} 8/16箇朗貨櫃儲運中心→{7} 8/20薩凡納港 →{8} 8/22紐約港→{9} 8/24巴爾地摩港→{10} 8/29箇朗貨櫃儲運中心→{11} 8/30巴拿馬運河→{12} 9/18台北港(End)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