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堂堯台北報導】颱風季節和防汛期已至,但全國五十座必須重建的危橋,竟有三十四座還未動工,立委羅淑蕾昨天痛批,全國從北到南危橋遍布,交通單位的橋梁修復重建進度緩慢欠缺效率,當地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堪慮。
根據交通部公路總局的資料,國內目前被公路總局列管的老舊危橋中,有五十座必須重建,包括去年因辛樂克颱風吹襲斷裂的台中后豐大橋;但其中只有三座已恢復通行,尚有三十四座連動工都還沒開始。
羅淑蕾指出,她的助理實地勘查,發現后豐大橋重建進度僅百分之三十幾,烏溪橋和苗栗市龜山橋甚至處處鋼筋裸漏、斷裂橋墩棄置,即使部分橋段有施工,但進度仍嚴重落後。
「美國舊金山高速公路交流道前年斷裂,花十八天就修好,中國大陸也有二十天就修好橋梁的案例,為什麼台灣的危橋都要拖到兩年?」羅淑蕾質疑,相較於國外的重建效率,公路總局目前的危橋修復期限已長達兩年,施工情形卻如此不理想。
公路總局副局長吳瑞龍回應,工期因採購法規的限制而拖長,但保證橋梁修復後安全無虞;各地危橋在颱風洪水期間都會視結構狀況予以封閉,未來也會加速發包和修復重建進度。
對於立委批評國內危橋重建效率不如美國,吳瑞龍表示,美國危橋改建速度快,因為有獎金制度,只要比照美國設立獎金,提供包商誘因,施工速度就會跟美國一樣快。羅淑蕾聞言痛罵官員不知檢討行政效率不彰,還說要設立獎金才能加快施工速度,簡直麻木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