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依恩首爾報導】為了讓出家僧眾的修行生活延續到老,都能專心致力教化工作,南韓曹溪宗區本寺禪雲寺住持法滿法師,以村落為單位,設立「僧侶養老修行館」,預計設在禪雲寺附近的石上村。
法滿法師表示,為了讓一無所有的修行僧對年老後的清貧生活無虞,計畫打造一個在財政、福祉、醫療及生活上,全面有所保障的綜合系統,即設立規畫完善的養老修行館。
禪雲寺將於境內步行三分鐘路程的石上村內,設立韓國傳統家屋式型態的僧侶修行館,包含庭院和田地,自然環境優美,為半農半禪的獨立式生活空間,一間一人或最多二至三人同住,預計容納二十餘人,今年先興建一棟,於二○一二年完工,各個修行館將依禪雲寺記中出現的名字:見蹟堂、白牛堂、牧牛堂、監政堂等來命名。
寺方初步擬出修行館的入住方案和經營原則,將採取公開入住方式,盡量給予禪雲寺教區全體平等機會,排除特定法師優先入住。入住修行館僧侶,可擁有定期的醫療費用、履行年金,財政和行政上以公開且透明的方式經營,運用周邊的茶園開放茶道體驗館,舉辦「老法師的修行和禪悟」等茶談活動,並提供種田等活動。
禪雲寺住持法滿法師表示:「一九九○年代後期開始,由宗團方面提出制定的僧侶養老福祉法,和設置養老福祉設施、基金預備等相關措施含糊不清」,若與太古宗、真覺宗和天台宗等其他宗團的養老福祉系統比較起來,曹溪宗明顯落後,「期待禪雲寺能創下先例,廣傳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