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看到之後,讓我覺得好幸福哦!」讓台北市麗山高中學生李怡慧、趙予靖發出驚呼的不是偶像明星,而是偏光顯微鏡下液晶紋理的變化。李怡慧甚至很詩意地說,要研發一種可以用手指在上面作畫的液晶玻璃窗。
國科會高瞻計畫主要在補助高中職進行科學教育研究計畫,希望教學能融入新興科技專題,發展創新課程。麗山高中物理老師張良肇、金佳龍以「液晶顯示實驗教具」獲得今年中學教師組優選。
「面板是台灣重要產業,但液晶的原理連許多理科大學生都不懂」,張良肇說,自己是從完全不懂液晶原理,向台大光電所教授李君浩一步步請教,結果設計出「液晶材料實驗包」。
他跟學生又想出液晶應用的「進階版」,利用「膽固醇液晶」(多層向列型液晶),讓液晶無光源也能夠變色;研究團隊利用溫度及壓力變化,可讓一片液晶顯示紅、橙、藍、綠等顏色。
研究團隊成員、麗山高中學生趙予靖說,液晶很好玩,小改變就會出現新東西;在偏光顯微鏡下看到自己親手切導電玻璃、刷出溝槽的液晶晶胞,顯示不同顏色、紋理,「覺得好幸福」。
研究團隊也在一般液晶中加入旋光物質,製造出能阻絕紅外線的液晶,張良肇說,用液晶阻絕紅外線可以產生隔熱效果,目前實驗室中的液晶玻璃可以做到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七十五的遮光率,讓室溫降低約五度。這項研究獲得今年美國ISEF專利商標獎第三名,正申請台灣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