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榮總眼科視網膜專科醫師楊昌叔說,如果眼底已經長出新生血管,那就表示「一切不妙了」,根據統計,長出新生血管的患者,百分之八十最終都會導致失明。現行各類挽救手術如下:
光凝固療法:副作用較多
雷射光凝固療法,用外科手術拿掉新生血管,但手術複雜、合併症多,術後視力恢復較差,因此近年來醫學界發展出替代性的瞳孔光熱療雷射治療法。
光熱療雷射:療效夠穩定
瞳孔光熱療雷射(簡稱TTT),是一種波長較長的遠紅外光雷射,治療深入,可達脈絡膜,而且雷射的光點大,又是低能量的不可見光,所以能以光生熱的熱療方式治療病灶,不會傷害周圍正常組織。
以這種方式治療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所產生的脈絡膜新生血管,約有七、八成的治療效果,高度近視黃斑部病變的患者,亦有七成五的治療效果,其中三成可提升視力檢查表兩行的進步,五成視力維持穩定。
光動力療法:安全但昂貴
光動力療法(簡稱PDT)是另一種較新的雷射治療方式。這種治療法需注射一種光敏感藥物至患者的血管內,接著再以低能量特殊光波的雷射光,照射病灶處新生血管,新生血管內的光敏感藥物會被激化,而產生光化學反應,進而將新生血管破壞。
這種方式所用的能量,較前述經瞳孔光熱療雷射更低,而且它只能激化能被激化的光敏感藥物,對於正常組織則完全沒有作用,所以相對的也更加安全。但這種手術並沒有健保給付,屬於昂貴的治療方式。
新生血管抑制劑:
效果佳、費用高
此療法為較新的療法,是將傳統用於治療大腸直腸癌的治療藥劑ranibizumab,改製成適合眼球注射的小分子量劑,然後直接注射到眼球玻璃體內,進行四個月及十二個月的療效。
與雷射療法只能避免視力惡化的「被動控制」相較,此療法可大大改善患者視力惡化,效果優於雷射光動力治療。唯此療法一個療程注射三劑,大部分患者約接受四至五劑就能明顯改善,但此治療方式健保並未給付,而且一劑要價六萬,所費不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