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藝文人才 朱萬花闢夢想舞台

記者李祖翔 |2009.07.04
1476觀看次
字級


先天失明的朱萬花,推動身障者如木雕工藝家受企業進用,以社會關懷達到企業、身障、其他弱勢三者間的互助體制,圖為身障工藝家致贈協會的精美木雕。
記者李祖翔攝



「音樂沒有明、暗之分,黑暗中的天使一樣能發光發熱。」先天失明的朱萬花從事按摩業二十年,卻一點也不覺得自己適合這條路,只因為經濟不允許她走音樂路,才把音樂塵封心裡,偶爾秀秀歌喉,自娛娛人。而現在,她被喻為民歌三十年後的「新自然美聲」,她更覺得是該實現夢想的時候了。

朱萬花現任身心障礙者藝文推廣協會秘書長,並擁有視障歌手、視障文學作家身分,她的成績都是為了讓身障者的環境變得更好;而她也以身作則,挖掘身障者中的藝文人才是她的使命,建立藝文平台與機制,並幫助他們實現夢想、賺取生活收入,她積極地想改變社會對弱勢的觀感。

「在盲人圈待久了,認識很多視障朋友,他們比我更有才華,但卻沒錢、沒機會,那時我就暗自立誓要開闢一個讓大家能揮灑的舞台。」之後,朱萬花主持了三個月的電台節目,專門宣導視障者音樂與藝術,那也是讓她受到公益團體青睞的第一次;當時公益團體撥了一萬一千元讓她宣導,然而還是杯水車薪。

幼年因經濟不允許,朱萬花只讀半年小學,十歲開始替人按摩,三十歲離開按摩業後,踏上築夢之路,卻備嘗艱辛。

朱萬花想讓視障團體用售票方式舉辦音樂會,接受社會平等對待,並為視障藝文家帶來穩定收入,但基金會多數幹部卻不認同,很快地,她離開基金會,一整年沒收入。

但她的鬥志沒被澆熄,到另一個協會工作,讓她伸展了抱負,她靠著不服輸的意志,學習點字樂譜、聲樂、寫作、盲用電腦、廣播、領導與溝通、寫企畫書等,彌補她過去沒機會上學的缺憾。

朱萬花的創意,使她成為國內第一位讓視障樂團參與售票演出的經紀人,耳熟能詳的「視障藝術季」,正是朱萬花辛苦奔波換來的成果。

朱萬花的座右銘「一場夢往往只屬於一個人,但一個人卻成不了一場夢。」在她背負協會債務二百多萬時,蕭煌奇等視障朋友帶許多藝人募款,讓她發覺身邊的溫暖;她笑說:「即使我有擔子,那也是甜蜜的擔子,因為我有很多夢想路上的夥伴。」轉個心念,災厄就度過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