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發聲 曾秀萱培養自信

記者李祖翔 |2009.07.04
1642觀看次
字級



錄音間是曾秀萱的小天地,她努力讓自己像外表一樣健康,為社會多盡些力。

記者李祖翔攝



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者藝文推廣協會的辦公室裡,有間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錄音間,而曾秀萱就是這錄音間的主人。自台北大學法律系畢業後,覺得所學不是她未來謀生的技能而感到徬徨,從朋友那得知伊甸基金會為視障朋友開設廣播人才培訓班,讓她獲得一線生機,從此踏入廣播界,錄音、主持、編劇都難不倒她。

接觸廣播錄製六年的曾秀萱今年剛滿三十歲,從小就是重度弱視,左眼僅能看到部分顏色,右眼能感到一些光影。走在捷運站裡,撞到人的機會很高,有人斥責她「都不看路的嗎?」因為解釋太費神,所以寧願賠不是。她不戴墨鏡、不拿手杖,外表看似正常,但卻戴了副透明眼鏡,她笑說這樣才有安全感。

曾秀萱在協會的工作不少,除了錄製義賣活動廣告、接case錄製法治教育有聲書、編廣播劇以外,她還是協會非比志工隊和法務部緩起訴志工勞務分配的管理者,帶義工跑遍各義賣場次及視障音樂會的演出現場,偶爾也兼任總機小姐。

能夠在協會擔任錄音間主持人,曾秀萱說,這份工作給她的感覺就像「如魚得水」,但聽眾到底有多少,很難估計,節目小,成就感較難維持,所以這份工作她認為需要十足的熱情;由於可以支配聲音,無形中也讓她培養自信,現在光是聽聲音,就能知道演員的表情與情感投入的程度是否足夠。

對於盲人從事按摩,曾秀萱還有不同想法:「我認為任何事都要講專業,按摩也是!」每逢假日,她會兼差按摩,她興奮地說:「從客人肌肉的僵硬度、形狀,我可以聯想到他們生活、工作的情形,很有意思,彌補看不見的缺憾。」客人身體愈放鬆,她的滿足感愈大,覺得自己幫了人,不再是只能受人幫助的弱勢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