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珍(化名)十六歲時,混跡、流連在電動玩具店、遊樂場,吸食安非他命,陷溺於酒廊,警方臨檢移送台北地院少年法庭,成為葉苾芬輔導的個案,青春貌美為小珍帶來充裕的財富,葉苾芬告訴小珍:「別人快樂,你也會跟著快樂,捐款助人就是行善,就是布施,布施是有功德的!你得到快樂,就是布施的功德啊!」小珍答應每個月到郵局,劃撥幫助心臟病的兒童,發心之後從沒間斷,後來洗盡鉛華,甘於平淡,成為賢妻良母。
小珍見證了因「布施」而來的「持戒」(想脫離風塵),;見證了布施中的「忍辱」(寧受嘲笑,不重操舊業);見證了「精進」與「禪定」(即使生活再困頓,小珍仍不改初發心,快樂的行善)!她也見證了智慧(在困頓中,她仍選擇回歸正常的社會)!小珍用自己的生命見證諸佛所言不虛!
翰林學人聯誼會,短短兩天,只能在各殿堂走馬看花,沒時間到四大山頭禮拜觀音、文殊、地藏、普賢四大菩薩,是為美中不足。但,葉苾芬希望所有參與者能將佛法融入工作經驗,為社會做更大貢獻,活出更寬廣人生,展現無窮影響力。(黃俊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