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軼事】發給蛤蟆一份口糧

戴永夏 |2009.07.01
518觀看次
字級

動物是人類的親密朋友,中國自古就有愛護動物的優良傳統。隨便翻翻歷史,便可找出許多名人關愛動物的故事。

晉惠帝是個有名的呆皇帝,他那「何不食肉糜」的呆話給人們留下千古笑柄。有一次,他聽到太液池的蛤蟆叫得正歡,便問近侍說:「這些蛤蟆是自己給自己唱著玩呢,還是宮裡安排牠們唱的?」近侍隨口答道:「這是宮裡安排牠們唱給皇上聽的。」

惠帝一聽頗受感動:「那可不能讓牠們白唱啊,給牠們每隻發一份口糧!」這話雖呆得可笑,但從中可看出他關愛動物的慈悲心腸。

還有的名人,尊崇「萬物皆有靈,眾生皆平等」的佛家思想,連小蟲子都不肯輕易傷害。

如民國年間的弘一法師,曾到他的學生豐子愷家,豐子愷忙請他坐。只見法師在就坐前,先把籐椅輕輕搖動一下,然後慢慢坐下去。

這樣反復多次,豐便問其故。弘一法師答道:「這椅子兩根藤之間,也許有小蟲伏動。突然坐下去,會把牠們壓死的,所以先搖動一下,好讓牠們走避。」

跟他的老師一樣,豐子愷也提倡愛護動物。為此,他曾經不吃肉食。後來雖然開葷了,但不吃豬牛羊肉。他的女兒曾經問他:「你為什麼喜歡吃蟹?煮蟹的時候不是很殘忍嗎?」他點點頭,承認是那麼回事,並無奈地說:「口腹之欲,無可奈何啊!」接著又補充了一句:「單憑這一點,我就和弘一法師有天壤之別了。所以他能爬上三樓,而我只能待在二樓向三樓望望(爬樓,指人生的三個境界)。」

以上諸名人愛護動物的那份天真、執著、真誠,不失赤子之心,十分難能可貴,可資借鑒、學習。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