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教,指大乘經。即不共二乘人說,專為大菩薩說無量之四諦,以次第之三觀破三惑,令證「但中」(注{1})之理。故六根對六塵上,自有其觀法。以下說明別教六度的情況:
檀度
若眼見色具十法界,十法界的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餓鬼、畜生、地獄各有果報、勝劣之不同;各各法界的修因,深、淺各有分別;所造業因、所現的果報無量,不可窮盡。除卻無知,善分別法相,無所愛著。乃至意念思維法義,亦具足十法界,分別無愛著。即合乎道品中的除覺支(注{2})與捨覺分(注{3}),是名「以檀(布施)度調伏諸根」。
戒度
分別眼見色乃至意念思維法,有無量相貌,未曾有絲毫漏失,損其善根,自己亦不為無量根、塵所誘惑,即合乎道品中正業(正當的行為)、正語(正當的語言)、正命(正當的生活方式),是名「以戒度調伏諸根」。
忍度
又,於十法界,六根接觸六塵境時,若有違逆或順心的事,其心不為外境所動,安住於假觀、中道觀之境,能忍一切而成就道業,即合乎道品中的正念,是名「以忍度調伏諸根」。
精進度
又,分別一切六根接觸六塵時,若生起艱難的心、苦的心,也不會從中途退失下來,於生死煩惱中,有勇氣去面對,即合乎道品中的精進,是名「以精進度調伏諸根」。
禪定度
又,分別一切六根接觸六塵時,心不會生起動亂,正知正念不動、不邪僻,即合乎道品中諸定,是名「以禪定度調伏諸根」。
智慧度
又,分別一切六根接觸六塵時,以菩薩的道種智力量,隨眾生根機,授予適當的法藥,方便善巧度化,又不會起染著心,即合乎道品中各種的智慧,是名「以智慧度調伏諸根」。
以上,是別教調伏諸根,以成就六度的情形。(待續)
注{1}:天台四教中,別教說三諦隔歷,於空假之外別立中道一理,稱為但中。
注{2}:除覺分,亦名輕安覺支。謂斷除諸見煩惱也。即除去身心粗重煩惱,而得輕快安樂。
注{3}:捨覺支,即捨離一切虛妄的法,平心坦懷,更不追憶,而力行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