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小姑全家回婆家,很久不見,侄兒們都長高許多,坐在客廳,抬頭一望,除了座位上坐滿人,地面上好像多了幾根柱子,整個客廳擁擠不少,以前那空曠、舒服的感覺不見了。
可能是遺傳,老公、小叔、小姑都高。除了我,他們的配偶也都高,第三代更是青出於藍,有好幾個超過一百八,經過這些高個身旁,頗有壓迫感。
從小常被灌輸「多吃一點,才會長高」,我們也要求下一代,無論如何要長得比我們高大,除了要吃得營養,更要求他們多運動。孩子十幾歲時,看到同儕開始長高,就迫不及待要他們吞中藥,深恐錯過成長期,好像長得又高又壯才是應該的。
年輕時為了「掩飾」身高,總是踩著當時流行的麵包鞋(戲稱矮子樂),年歲漸長,發現身高雖然短少幾公分,身體一樣健康,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壞處。人只要身體健康,高不高,其實沒那麼重要。
後來又察覺,很多人努力打拚,就是為了擁有較大的空間。如果人愈來愈高大,不就離目標愈來愈遠?如果人類平均身高降低五公分,房子高度的需求應該可以降低、車子空間也可以變小,無形中世界就變大了。
那天比我高出許多的女兒穿著高跟鞋與我迎面相遇,看我穿布鞋,故意取笑:「我還以為妳蹲著走路呢!」我回她:「我們個子小的人其實視野比較廣。」她哈哈大笑脫口而出「矮子樂」,說得真貼切!她那知道她的「矮子娘」,是經過多少歲月的淬鍊,才從麵包鞋的偽裝到今天的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