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纇財富》信仰防憂鬱

莘子 |2009.06.29
1217觀看次
字級

日前一則憾人的新聞,憂鬱症婦女砍了四個月大親生兒子五十一刀,然後自殘,生命垂危。報導中提到,男嬰睜著大眼似乎不願結束這麼短暫的生命,令人心痛。大人不知舒緩平日累積的負面情緒,卻波及無辜的孩子,情何以堪。

所謂防範勝於治療,如何避免得憂鬱症?《情感性疾患期刊》提到,研究數據顯示,相對於無宗教信仰者,有宗教信仰者較不會有自殺意念或嘗試自殺的傾向,出現憂鬱、焦慮症狀的比率也普遍較低。所以培養宗教情操,參與宗教活動,是個值得參考的預防方法。

有宗教信仰的人,情緒不好時有傾訴的對象。想想當你向耶穌基督告白,或對佛陀、觀音菩薩傾訴時,看到那麼莊嚴慈祥的面貌,心中錯綜複雜的心情已平靜許多,當你說出心中的煩悶時,因為專注、虔誠禮拜,無形中也釋放壓力,甚至從中找到解答。

乃至平常因參加共修念佛、拜懺、誦經或聽經聞法;從禱告唱聖歌、讀聖經中,能體會生命的真理,洗滌心中的垢染,了解人生最終的目的,佛陀要我們無畏施,從當義工中得到歡喜,因而治好憂鬱症的案例也常聽到。

如果那位殺子的憂鬱症婦女,平常有信仰的熱忱,相信在和先生討論想工作的問題時,情緒不會如此激烈而造成不可彌補的憾事。當然身邊的親人對於有憂鬱症傾向的人講話要格外小心,更要適時請心理醫師輔導或找精神科醫師診治,才能避免憾事發生。(莘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