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目睹兒一把 不再二度傷害

記者李祖翔/文‧攝 |2009.06.27
741觀看次
字級



研究指出,超過四分之一的受暴家庭,同時存在嚴重的婚姻暴力和兒童虐待、目睹暴力兒童,而現代婦女基金會在家暴周舉辦的518傳愛反家暴募款活動,連男性也來聲援,他們說:「兩性平權是全球趨勢,讓婦女脫離家暴,男人最該支持。」

記者李祖翔攝



父對母施暴 自己可能也遭毆 「父母該先上品德教育課」

日前台北市南港發生夫妻吵架、丈夫悶死妻子的案件,警員說,最不忍的是看見嫌犯身後那對目睹家暴致死經過的孩子,「孩子何辜?為什麼這麼小就要承受痛苦?」隨著六月二十四日家庭暴力防治法上路滿九年,現代婦女基金會等五個民間團體要在這「家暴周」再次呼籲,社會不僅該重視弱勢權益,還要做好預防。

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主任江幸慧指出,現代婦女基金會、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婦女救援基金會、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和新女性聯合會等民間團體和政府合作,是家暴和性侵受害者關懷的主要單位。其中,現代婦女基金會第一個投入性侵案處理,善牧基金會則以承接庇護及輔導目睹家暴兒為主。

家暴案件之所以重要,從內政部家庭暴力防治委員會公布的九十七年家庭暴力通報案件可看出,去年共計七萬九千八百七十四件,較往年增加一成,有逐漸增加趨勢。內政部兒童局主任秘書陳坤皇表示,在通報家暴案件裡,兒童就達一萬三千七百零三件,這些兒童不只目睹父母暴力行為,甚至自己也遭毆打。

成立七年的善牧「小羊之家—目睹暴力兒童服務中心」社工主任郁佳霖說,受父母暴力對待的兒童,不一定被歸為「兒虐」,這類孩子也只能透過服務受暴婦女的機構,而被社工觀察到需要被輔導,他們往往有自殘傾向、情緒低落、易怒、不安,甚至是偏差行為,但除非父母同意,他們不能接受輔導。

現代婦女基金會執行長姚淑文在處理成年女性的家暴案件時也發現,當婦女承受家暴或遭受性侵,會出現與目睹暴力的孩子同樣的後遺症;不少婦女為了讓孩子在健全家庭成長,寧願承擔痛苦,日夜受到折磨,而無論是被暴力對待或目睹暴力行為,都有犧牲自己就能換來生命安全的錯誤觀念,令人鼻酸。

從四年前邱小妹遭父親以鈍器擊頭致死、今年四月的女嬰被父親丟入沸鍋燙傷致死、十歲男童目睹阿嬤將阿公肢解、高雄兩歲大女童被掃帚毆打致死等駭人案件,在在顯示兒童成為最後的犧牲者,儘管政府已著手高風險目睹暴力兒童的預防,但民間團體認為只有婦女受到保護,孩子的成長才能真正受到保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