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的國營石油公司爆發抗爭活動,石油生產量驟減,停止每天對美國約十萬桶原油的出口。能源專家擔心,這將誘使居高不下的油價再往上飆升。
這好像是「蝴蝶效應」的翻版:巴西一隻蝴蝶鼓動翅膀,可能掀起全球性風暴。
厄瓜多是南美洲第五大產油國,並非市場要角。日產二十萬餘桶,半數銷美,對美國消費量只是聊勝於無。但國際油價係以美國石油儲量為指標,油荒聲中傳出停供,一下就踩到敏感神經。
受能源成本增加影響,全球各大航空公司相繼調高票價,美國最近發表消費物價和生產商價格指數升幅都高於市場預期,原本樂觀的通膨,陰影悄悄轉濃。
隨著油價從每桶四十元、五十元攀升到目前的六十元,美國消費者開始節省開支,最大零售商沃爾瑪已面臨盈利減弱情形。中國華南地區油荒嚴重,廣東省居民生活和企業營運深受衝擊,能源危機暴露了「世界工廠」的脆弱死穴。
當前油價高漲雖有炒作之嫌,但地球石油總有用完的一天,台灣能源高度依賴進口,朝野更應以「置諸死地而後生」的決心,速謀因應策略,以免臨陣慌亂。
政府要努力開發新能源,包括垃圾沼氣、綠色能源、風力發電;民眾要全力節約能源,如隨手關燈、室內冷氣調升一度,都不會影響生活且能立即節能;工商業要向八十美元假想油價挑戰,積極改善能源效率,提升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