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隨著微笑彩俑展出,民眾更了解漢景帝時代的社會情況與風土文化。漢陽陵的微笑彩俑昨天開箱記者會,首先展現的塑衣式彩繪跽坐狀侍女俑、著衣式武士俑、著衣式宦官俑與騎兵俑各式不同造型,卻都掛著一抹幸福的微笑,比起秦朝殺氣騰騰的兵馬俑,漢陽陵的彩俑顯得親和許多。

聯合報系主辦的「微笑彩俑酖漢景帝的地下王國特展」,即將在六月二十七日到九月二十七日在史博館展出,共展出二○一件漢陽陵組件。
國立自然博物館人類學主任何傳坤表示,漢景帝較節儉漢俑尺寸只有秦俑三分之一。(記者邱麗玥攝)
昨天的開箱記者會第一個展示的是塑衣式彩繪跽坐拱手女俑。楊仁烽說,拱手俑高三十三公分,面帶微笑,且笑不露齒。而塑衣式彩繪跽坐狀侍女俑,則是身著紫色深衣,衣領袖口衣襟等處的錦緣為黃、紅、黑等色,跽坐,雙手平伸,作持物狀,其身分可能是貴族身邊的侍女。另外,王保平說,裸體的騎兵俑,主要依據臉型、髮型、衣褲等許多出土資料確定是女騎兵俑,因常騎馬,兩腿呈現O型。
聯合報系金傳媒集團執行長楊仁烽表示,秦代與漢代在政治、社會經濟都有差異,漢陽陵出土的每一件彩俑都有代表性,文物故事更加豐富。值得一提的是,漢陽博物館下方就是漢陽陵遺址。
漢陽陵博物館副館長王保平更說,漢景帝時期實施減稅,百姓幸福吃得很好,出土的漢俑中就有犬馬豬雞牛羊等家畜俑。期望透過這次展出,讓大家知道漢朝文化的內涵。
何傳坤表示,漢陽陵出土的陶俑約十萬件,還有許多未出土文物,除非有良好技術,否則大陸方面應不會再開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