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十七日提出美國七十五年來最廣泛的金融監理改革方案,希望糾正拖垮多家大券商、凍結信用市場並讓全球股市失血二十六點四兆美元的「連串疏失」。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認為,擴大監理範圍,列出資本規定,並把所有金融機構納入管理,這些都值得喝采。
歐巴馬提出的方案將創設一個監管消費金融產品的機構,要求聯準會負責監督超大型企業,並把避險基金與私募基金納入聯邦的規範;方案中很多措施都需要國會通過。
歐巴馬在財政部長蓋特納、聯準會主席柏南克與其他相關首長陪同下,在白宮的記者會上說:「這是整個體系的失靈,監督上的疏失導致系統性的整體弊端。」
改革方案的正式宣布,也象徵一場政治爭戰就此開鑼,最後可能讓歐巴馬的計畫為之變質或妥協。歐巴馬把全面翻修金融監理制度列為內政的最優先要務,要求在年底前簽署法案成為法律。但共和黨批評總統意圖利用此案,擴張政府對經濟事務的權力。
歐巴馬表示,他提出的計畫並未全面重塑監理體系的面貌,除了廢除儲蓄機構監理局(OTS)外,現有的構大致都還存在,這樣的作法也等於承認法案在國會可能遭遇的阻力。
美國商會會長賀許曼說,商會對改革方案深感失望。「政府雖然提出許多正面的建議,但整體而言,我們擔憂這項方案不過是制度上的疊床架屋,根本無助於解決基本的問題。」
布魯金斯研究所研究員艾略特表示,這項計畫基本上相等合理,不幸的是,政治上的限制迫使政府在許多領域上無法提出完整的解決對策,把監理功能整合到少數機構就是一例。不過,如果方案得以通過,對美國仍然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