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的雲,得碧海藍天的優勢,分外明麗可愛。誇張的比喻:有時,貌似有一雙無形的纖手,在舒展一幅色彩斑駁陸離的綢緞;有時,像一位隱形的少女,在試穿自己一件一件式樣不同的漂亮裙衣。大多時候,雲喜歡嵌在藍天的空中,一動不動;就是起風了,她也不像年輕的女孩子,跑著,張揚一頭長髮飄飄,漫天飛舞,而是不急不慢飄飄悠悠地行走,維持自己優美高雅的姿態。
而退回上世紀六十、七十年代,青島整個城市像個熱氣騰騰的巨大工廠,製造著產品,也製造著污染,每天有大量的渾濁氣體,侵蝕著天空。 那瀰漫開來的廢氣隨風悄然而升,使天空的雲,變得觸目驚心!彷彿一張張嚴肅、凝重的苦瓜臉,在用黯淡無光的悲鬱神色俯瞰著大地。特別在氣壓低的日子裡,往往是和海霧糾纏一起,形成大團大團濃濃的黑雲,在城市上空籠罩。假如,登高而視,那感覺更是強烈!遠遠的郊區,有幾片清麗豔亮的白雲,越接近市區越模糊越濃重……雲,好像一個調皮的孩子,行走中,不慎墮落進泥塘裡,弄出一副蓬頭垢面的樣子來;然後漂浮在城市的上空中張皇失措,久久停留不動了.我慶幸現在青島的雲,終於恢復了原本清爽的姿色,出現在人們的面前。
沈從文先生有一篇題為〈雲南看雲〉的文章,大段描寫了對各地雲的精細觀察。他說,雲南的雲變化最快;河北的雲是一片黃;湖湘的雲是一片灰;四川因高山將雲分割又加濃…… 「論色彩豐富,青島海面上的雲應當首屈一指。」先生進一步描繪說,「有時五色相渲,千變萬化,天空如展開一張張圖案新奇的錦毯。有時素淨純潔,天空只見一片綠玉,別無它物,看起來令人起輕快感,溫柔感,音樂感。一年中有大半年天空完全是一幅神奇的圖畫,有青春的噓息,煽起人的狂想和夢想,海市蜃樓即在這天空下顯現。」
先生筆下青島的雲,是來自上世紀四十年代,以後的很長時間內,曾一度被蹂躪、愚弄的面目全非的雲,他是看不見的;而我卻是親身經歷的。幸虧,人類的及早覺悟,不惜花更多的錢財消滅了污染,讓白雲回歸了大自然的本色,否則,今人肯定要懷疑沈先生的觀察力和眼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