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禪話》 心淨國土淨

星雲大師/文‧李蕭錕/圖 |2009.06.08
3443觀看次
字級

有一位非常虔誠的信徒,每天都從自家花園裡,採擷鮮花到寺院裡來供佛。

某天,她送花送到佛殿,巧遇無德禪師,無德禪師歡喜地說:「經典記載,常以香花供佛者的人,來世得莊嚴相好的容貌。」

信徒也歡喜地回答:「採花供佛是應該的,我每次到佛殿裡來,自覺心靈好像洗滌過般清涼、清淨,但回到家中,心就煩亂了。請問禪師,身處在這個煩囂的塵世中,如何保持一顆清淨純潔的心呢?」

無德禪師反問:「插在瓶子裡的鮮花,如何保持它的新鮮呢?」

信徒回答道:「每天替它換水,把它腐爛的根剪去一截。因為花梗泡在水裡很容易腐爛,腐爛之後,水分不易吸收,就容易凋謝。」

無德禪師說:「一點也不錯!我們保持一顆清淨純潔的心,道理也是一樣。生活環境就像花瓶裡的水,我們就是花。唯有不停地淨化我們的身心,變化我們的氣質,並且不斷地懺悔、檢討,改進陋習、缺點,把不正當的心念從心中革除,這樣才能不停地吸收到大自然的養分。」

信徒聽得非常歡喜,作禮感謝道:「謝謝禪師的開示,希望以後有機會能過一段寺院中禪者的生活,享受晨鐘暮鼓、菩提梵唱的寧靜。」

無德禪師說:「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脈搏跳動就是鐘鼓,身體即是廟宇,兩耳就是菩提。無處不是寧靜,又何必等到寺院來呢?古德有言『熱鬧場中作道場』,只要自己息下妄緣,拋開雜念,那裡不寧靜?如果說你心裡不寧靜,就算住在深山古寺裡,一樣無法修行。」



禪者的生活,正是熱鬧場中作道場,只要滅卻心頭火,不論何處都可以感到自在清涼。參禪者重視「當下」,何必期待明天呢?所以「參禪何須山水地,滅卻心頭火亦涼。」就是這個道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