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沒日沒夜趕通告,卻從不影響施易男讀書不蹺課拿全勤的意志,考上佛光大學藝術研究所,依然要發揮好學生精神,投資知識,換來精采富足的一生。
才華支撐著興趣,施易男在進修與拍戲間取得絕佳平衡,暑假開學後,他將再度踏入校門成為佛光大學藝術系研究生,一方面向最仰慕的林谷芳拜師,接近禪與美,再者,在既有設計基礎上延伸出更寬廣的人文領域,滿足自己彷彿永無止境的學習渴求。
來不及發揮設計才華
如果十五歲那年沒有選擇演藝這條路,施易男會是個擁有設計、漫畫、散文多項才華的達人。從懂得認字看書開始,已手不釋卷地熟讀了王鼎鈞的《開放人生》和羅蘭的《羅蘭小語》,拿起紙筆,散文寫來如行雲流水,只是,血液裡含有導演爸爸及演員媽媽交織出來的濃厚天份,進錄音室錄了第一張唱片,還來不及發揮設計才華,很快地就在偶像歌手行列站穩了根基。
之後,穿梭大小銀幕,戲約密集而緊湊,但他從未對「演藝之外」的文學藝術忘情,尤其和林依晨合演《十八歲的約定》,演技圓熟,戲約不斷後,還是毅然報考文化大學戲劇系,為生命增添質感。
那一段兩頭燒的時日,沒日沒夜趕通告,多少次幾乎非得向學校請假才能向劇組報到,但施易男非常堅定地跟助教保證││我絕對不蹺課,如果通告真的撞到上課,那我情願退出演藝圈。
扎扎實實地得到全勤
在他想來,不過就只是念書與演戲兩件單純的事罷了,知易行也不難,「問題在有沒有立定目標去完成。」施易男四年的大學生活,果真扎扎實實地得到了全勤,甚至還多修兩個學分來加強實力。畢業後專職演了幾部戲後,那股做學生的強烈欲望再度竄出來,驅使他去實踐大學修室內設計:「你知道嗎?我是上那種很密集的課,下午兩點上到晚上十點,回家繼續畫圖,又畫到半夜三點。」那陣子,臉上不停冒出痘子,威脅身為偶像的外型要件,但他認為,學習過程吃點苦頭是正常的,非但不退縮,修課還比同學修得更細,管線施工、水泥結構…,全部都學起來,等有空去考個證照,下半輩子轉型當設計師。
入行十餘年,施易男算花邊絕緣體,一般年輕人在外「冶遊」的時間,他全拿來做功課,別人感覺被操得太兇,他卻樂在其中,「只要是做自己有興趣的事,一定不會累。」他還說,有時候也希望自己壞一點,演戲可以狠得更像,但這不容易,因為爸媽從小教給他的做人處世規範已牢記在心,根本壞不起來。
持續為生命增加厚度
說到興趣的廣泛,施易男眼睛帶笑地說,從漫畫塗鴉到繪製空間透視圖、結構力學、水電圖再到動畫Flash設計等,每一樣都讓他過癮地與天份做結合,持續為演藝生命增加厚度。他不懂,為什麼周遭朋友常喊苦悶空虛,若工作之外還有餘暇,拿去進修上課都不夠,那有時間嘆氣?「充實換來自信。」他說。
也許有些人捨不得學費,但施易男認為投資自己永遠有得賺:「我上網頁設計課花了六萬元學費,幫朋友做網站就得到一台八萬元電腦。」還多賺了兩萬。
演、唱、創作三項通吃外,還要背書包上學,因演舞台劇而暴瘦七公斤的他說,投資自己最划算,知識累積出財富,永遠屬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