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辭條與冊葉--微物語2009

陳義芝 |2009.06.05
841觀看次
字級

《世華名人辭典》

【陳義芝】一九五三年出生於台灣花蓮,台灣師大國文系畢業、香港大學哲學碩士、高雄師大國文系博士。大半輩子作為主編、學者、詩評家,偶爾耽溺於情人、酒徒的身分,但卻是一輩子的詩人。

平生獲獎無數,頒獎給別人無數,為別人主辦新書發表會無數,還有,退別人的稿更是無數。相交朋友極多,相知朋友不少,相信的朋友─在離開聯合報、進入師大之後愈來愈少。二○○

九年五月二十六日,在台灣師大舉辦詩集《邊界》的新書發表會,從此「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從此改名詩僧,繼續品茗喝酒,開始習慣被路人批判、被徒弟退稿、被朋友欺負的平凡日子。  

上述妙文,是台灣師大國文系為我的詩集《邊界》舉行新書發表會,好友胡衍南教授「宣稱」擷自《世華名人辭典》的一段。其實世間並無《世華名人辭典》,衍南說我是「香港大學哲學碩士」,也是故意露一破綻。

一九九四年我確經黎活仁教授推薦,申請到港大中文研究所,附帶每月一萬港幣的獎助金。但當接獲學校通知必須辭去聯合報工作時,我轉往錢穆先生創辦的新亞研究所應考,在新亞完成碩士學業。衍南這段「創作文字」於笑謔中寓含人生情景、人間勢利、一時與永恆的價值觀,並呼應我在《邊界》宣揚的酒神精神,深為在場者讚嘆。所謂的「名人」,是色也是空;辭條內容聚焦於人情對待的高高低低、真真假假,如一面風月寶鑑,不愧出自《從金瓶梅到紅樓夢》的學者之手。

五月二十六日,詩人節前夕,原不敢驚擾系上師生辦發表會,但同事說,這是系列活動的起頭,未來希望能發展成師大校內的「文藝沙龍」,我於是欣然答應。陳麗桂院長親來致詞,全程參與;徐國能、范宜如、潘麗珠、李志宏、林佳蓉五位老師示範朗誦、吟唱;校園詩人謝三進、張詩勤、黃德欽製作影像詩與繪本詩播映。座中還有研究禪學的王開府、研究辭賦的高秋鳳、研究文化信仰的謝聰輝、研究先秦諸子的李幸玲、研究現代散文的陳室如等多位老師,跨界交流;隔壁研究室的石曉楓捧來一大束陽光耀眼的向日葵……更驚喜的是,主授古典詩與明人小品的黃明理教授贈我一本冊葉墨寶─小楷謄抄《邊界》中最長的一首詩〈東坡在路上〉(78行)。明理的書法端雅秀逸,墨韻飽滿像一顆顆穀粒透著香氣;藍色絹絲封面形似線裝書,體積如一個大的火柴盒。

二十世紀現代文學發展,以歐陸為中心,文人、藝術家聚集在咖啡廳或詩人家中,談論作品、激盪思想的情景,始終令後人懷念;法國詩人馬拉美(S. )家中的「星期二聚會」,持續十八年,更是文學史津津樂道的佳話。

具有人文傳統的台灣師大,文學院、藝術學院扎根深厚,能不能扭轉年輕一代低迷的文學閱讀風氣,開出文藝沙龍的花朵?我熱切期望。

(本專欄每周五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