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湖

謝鴻文/文 邱嵩洲/圖 |2006.03.31
500觀看次
字級

我在尋找一面湖。

打從國中時讀到梭羅《湖濱散記》後,我就一直夢想擁有一面湖。但我所謂的「擁有」,不是身體的占有,而是心靈的領受。完全的,被雲水包覆相容的那種親暱,不用下水潛遊,水的溫度就能感知;不必將船滑行至湖心,水的深度就能探測;那水彷彿在體內自鑿一塊窪地蓄積,水紋漾蕩著,讓心澄澈,免於乾枯。

我生命中認識的第一面湖是日月潭。那兒是母親的故鄉,穿過大片綠油油的檳榔樹林,然後是一座座有銀灰色外棚的香菇寮,進到魚池鄉來,所有的生命個體彷彿都幻作一尾魚,如得水後的自適與自在。

每回只要陪母親回娘家,我們都會就近去日月潭,順便探望姨婆。姨婆家在日月潭經營遊艇生意,我們可以免費乘船,甚至跑到操控室觀看。白色遊艇平緩地從碼頭邊駛出,深綠的湖泊開始流淌進眼底,眼底還有倒映的青山,青山外雲來,似朵朵水花拼集。寬闊的湖中央是光華島,登上浮島,白髯長長,慈眉善目的月下老人雕像就在那迎接著人間的孤男寡女,紅絲線在月老手裡,男孩執一頭,女孩執另一頭,一二三拍個照留念,多謝月老牽成。但人間的美好姻緣真是這麼簡單就能促成的嗎?月老的存在,就如同月裡的嫦娥,是一則充滿無盡華美想像的神話傳說,給人的只是一種撫慰,是一股力量,是一陣信心,而不是實際。

當遊艇引擎繼續發動,一批人去看另一半的湖水悠悠;下一艘遊艇又載另一批遊客前來,月老同樣笑咪咪為一群人牽紅線,可他老人家恐怕記不得這麼多人,說不定還亂點鴛鴦譜呢。 

當外公也遷居桃園後對日月潭的記憶,逐漸瀝乾。離開後,當我在地圖上指認它,僅有一絲絲興奮與喜悅,那喜悅來自於知道九二一地震後姨婆一家猶安好,還有會懷念起乘遊艇的趣味如此而已,興奮之情輕似一根羽毛,我說出口後,旋即飄飛飄遠了。

之後在台灣島上認識的湖泊,不管是高雄澄清湖、阿里山姐妹潭、新竹青草湖、新店碧潭……那些湖對我而言,終究是一池水,蓄養著魚藻,卻不能潤澤我性靈對它的歡喜與感動。

尋尋覓覓久時,當我在宜蘭礁溪唸研究所的時候,有一回課餘,向同學借了摩托車,從林美山上騎下來,本來想去宜蘭市,途中意外被一塊路標吸引,那上頭寫著「龍潭」。對宜蘭還不熟的我,起初還以為是自己的眼花幻影,但車子續前行時,我又真真切切看見另一個指標「龍潭湖」,彷彿潛龍深沉細微的呼喚傳來,在那四月春風和曉的時節,我被龍潭湖捲入,從此心神經歷了一些奇妙的轉變。

龍潭湖的風景,坦白說並不是秀美到會令人驚豔,沒有蛟龍翻湧,深綠的湖水沉靜似睡,三面環山將湖擁著唱搖籃曲。春光正好的下午時分不見一個遊人,初來乍到的我,開心地豎起耳朵,聽寂靜山林中五色鳥的啁啾,竟深覺孤單一個人也是幸運。

我在湖畔坐下,閉目,沐著光,窒息在結構、解構、詮釋等理論的細胞,瞬間又甦活起來。

再張開眼,心生歡喜覺得老天爺賜我擁有一面湖了,可以拋墜雜亂心事,可以將晦深的理論解纜逐放,爾後,就常來聆天籟與水音,在湖邊修起一門叫自然的課。

有一回雨霽過後來此,湖面漂浮許多斷枝殘葉仍未清理,看起來很像我常糾結錯亂的思路。在湖旁土地公廟附近有三個釣客,我遠遠地觀望著他們,技術純熟的拋竿、收線、結餌,上釣的魚在陽光照映下閃閃發光,也是那一次,我才注意到湖裡有不少遊魚。忽然心想,做一個文學研究生,我們不也像在釣魚,各據一方文學海域,心領神會時,魚兒就上鉤。

另有一次上午,在龍潭湖和一個中年女士有一場美麗的相遇。那日一如往常,我停好車,經過草坪走向環湖步道,看見她拿著一隻小型望遠鏡張望四方,又不時低頭在筆記上寫些東西,還彎腰把垃圾撿起。當我好奇走近,她把我叫住,和善地笑著說:「要不要看一看?那邊有一隻小鷝鵜。」我接受她的好意,借那橘色望遠鏡一用,剛開始還有點迷茫抓不到定位,經過指引,總算在寬闊的湖面中央看見一隻小鷝鵜自在地游水。我被下蠱似,又跟著她走前幾步。「你看那邊有兩隻紅冠水鴨,牠們可能留下來繁殖了。」我再次拿起望遠鏡,看清楚彷彿戴一頂小紅帽的紅冠水鴨低頭覓食的可愛模樣。只是幾句話,直覺眼前這位女士學識不凡,「阿姨,請問妳是野鳥學會的嗎?」她笑一笑,搖頭。我們邊走邊聊,從鳥類常識、觀光旅遊,談到生態保育、文化保存,她語氣裡盡是對生長土地的溫暖關懷。那當下,眼前若有一座愛的指標佇立,可以為人間寶島忘記愛而迷失的人指引迷津。

我們短暫而美妙的相會,因為她要去上班而結束了。臨別時,她給了我一張名片,頭銜是礁溪某知名觀光飯店董事長特別助理。歐陽是她的姓。也許是金庸小說的影響,歐陽這姓如有深厚內力讓人仰望,歐陽阿姨熱情邀約我以後可以常去她們飯店享受尊貴的服務,我銘心感謝,揮手看著她進入銀白色的轎車,如一匹白駒載著一名俠女將奔赴下一場義行。

遇見歐陽阿姨後那個周末,我回桃園有一個目的,就是把許久未用的望遠鏡帶到宜蘭。然後繼續常在龍潭湖畔漫遊,背包裡多了一付望遠鏡,隨時可以取出觀察鳥蹤蟲影,看這群自然界中真正的主人與人類共生共榮。

在總是人煙稀少的龍潭湖,我更愛隨性在岸邊找一個位置,潛入文學的想像裡,久睏的創作思維幻作文字,便似一葉小舟,緩緩搖晃而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