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過後,瘴癘暑氣漸生,加上本土新流感病例也在本周現蹤,使得警報等級向上提升。面對新流感,建議平日多加強免疫力,便能安度流感危機!
儘管專家一致認為,新流感近似一般季節流感,但包括衛生官員在內的學者仍提醒,冬季才是新流感病毒肆虐高峰期,民眾萬不可掉以輕心。免疫專家則認為,厚植免疫力成為防患未然的關鍵。
近幾年,出版多本再造免疫力及養生相關書籍的台大微生物免疫學博士、台大醫院主治醫師孫安迪,儼然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免疫達人」。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流感,孫安迪認為,從「吃、喝、拉、撒、睡」五個面向著手調節免疫力,是最實在的預防方法。此外,儘量去除體內自由基、維持免疫力動態平衡,也是預防病毒侵害的重要關鍵。
以H1N1病毒為例,當病毒經由上呼吸道黏膜、口腔黏膜等處入侵身體後,免疫力好的人,有充足白血球能快速撲殺病毒;免疫力差的人,病毒則形同如入無人之境,病毒量也會快速增加。
換句話說,免疫力就是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免疫系統就是人體的防禦、保護網,免疫力正常者,病毒、細菌等有害物質難以侵害人體。但是,長期營養失衡、過度疲勞等不良習慣,可能讓免疫系統功能受損。
身為口腔內科醫師的孫安迪發現,西醫對免疫疾病治療方法,多半採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雖具緊急療效,長久使用的副作用卻對身體極具負擔。平日繁忙於教學、研究、演講的孫安迪,因此摸索出一套簡單的身體維護免疫哲學。
首先,就「吃」的面向看來,少吃油炸、辛辣食物,多食用甘藍、青花菜這類十字花顆蔬菜。蔬菜當中以黑紫色最佳,其次為深綠色蔬菜,黃色又比淺綠色蔬菜來的好。除了動物性蛋白質,植物性蛋白質的補充也相當重要。像是油炸食物會增加體內自由基,蔬菜、水果則可協助排除自由基。
其次,多喝綠茶、烏龍茶等茶類,或補充香蕉、南瓜等含寡糖食物或飲品,都可增加益生菌,幫助排便順暢。孫安迪建議,成人每公斤體重,需要四十CC水分,若以六十公斤成人來說,每日就需要二千四百CC水分。
孫安迪從多年前起,組合黃耆、枸杞、紅棗三味中草藥,搭配成「安迪湯」,平日當水喝可改善體質,小孩喝了減少感冒,是增強免疫良方。但值得注意的是,適時補充水分後,應正常排尿,切勿憋尿。
最後,由於人體每晚十時開始分泌褪黑激素,近年研究認為其可抗氧化、消除自由基。孫安迪建議,順應生理時鐘和睡眠規律,每晚應在十二時以前睡覺,清晨五時過後才起床。
有趣的是,免疫力並非無限上綱,越強越好。孫安迪指出,免疫力需維持動態平衡,免疫力過強,免疫反應過度,易罹患過敏等自體免疫疾病。
要成為免疫達人一點也不難,孫安迪的經驗告訴我們,生活各方面保持優良習慣,改掉惡習,免疫力自然成為牢不可破的自體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