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防疫 藥膳助攻

記者林賢齊/文‧邱麗玥/攝 |2009.05.30
991觀看次
字級

薰香藥材艾草、蒼朮、白芷,可防夏暑瘴癘之氣。邱麗玥攝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主治醫師楊素卿表示,提昇免疫力抗流感大作戰,傳統中醫也能使出高招,透過外治、藥膳、按摩穴道等一系列方法,讓民眾無所畏懼新流感。

中醫認為傳染性瘴癘,是種邪氣。明朝吳有性所著的《瘟疫論》中提到,瘟疫之病,並非由皮毛侵入,而是由口鼻侵入,不論老少強弱都可能致病。

正氣在內 外邪不生

因此,中醫認為氣、血、津液保持調和,達到陰陽調和,才能產生抵抗力,以正氣預防感冒疾病。

一般說來,易流汗、講話聲音較弱、爬樓梯易喘的元氣不足者;常頭暈、指甲眼瞼白、月經量少的貧血族;難入睡、易拉肚子的憂鬱族;常熬夜、睡眠不足者;飲食不節制、暴飲暴食的人,皆為免疫力易出問題的族群。

穴道按摩 疏通經絡

楊素卿指出,中醫很重視正氣,正氣在體內占舉足輕重地位,所謂「正氣在內,外邪不侵」,以現代觀點解讀,就是重視飲食、鍛鍊和養生法。

楊素卿建議,透過按摩刺激胸、腹、背穴道,能提升五臟六腑效益,進而提升免疫力。胸部按摩,應針對兩乳頭中間的「膻中穴」,以推的方式,由上至下、由內而外各二十下。於此穴道為主全身氣的「氣穴」,胸為肺之府,肺主氣,因此疏通此處經絡,可提升免疫力。

此外,按摩位於鎖骨下一吋旁、開任脈六吋的「中府穴」,能夠幫助肺部循環,也具提昇免疫之效。

而以手掌沿肚臍順逆時針各按百下,可刺激附近的氣海、天樞、水分三個穴道,則可增強脾胃功能,幫助消化,讓排便順暢,強化免疫力。最後,五臟六腑經氣轉輸的背部,主一身陽氣,利用滑罐、推拿、刮痧,讓五臟六腑穴位通暢。

楊素卿建議,像是常坐辦公室,不方便按摩穴道的人,可利用聳肩、轉頸,以及舉手拍腋下淋巴、舉手拍脅肋,早晨及飯後用鹽水或茶葉水漱口等五種簡單提昇免疫力的小撇步。

外治防疫 湯方有效

外治法(服飲湯藥)也是增強免疫的利器。楊素卿指出,中藥中常見的艾草、蒼朮、白芷,可薰香室內,除了聞起來滿室生香,還能夠去濕排毒,預防空氣中細菌,發揮類似點精油的功效。

中醫藥膳則建議民眾不妨適度飲用一些湯方,藉以提升免疫力。楊素卿提供三種藥膳,包括「玉屏排毒飲」、「雙豆甘草水」、「健胃整腸飲」,分別可發揮不同的效用,達到預防感冒、健胃整腸、清熱解毒、排毒補氣等功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