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位女微雕家 一粒米刻十八羅漢 50歲羅蘭奇技

人間社記者觀璟 |2009.05.28
924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璟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微雕藝術家羅蘭,在一粒米上刻了十八尊羅漢(見圖,取自網路),令人稱奇。

現年五十歲的羅蘭,是中國第一位女性微雕藝術家。十歲從父親羅彪學藝,二十歲正式執刻刀,目前是南京微雕傳承人,羅蘭的微雕充滿深厚文化內涵,作品《牧羊人》榮獲荷蘭中西文化交流藝術展金獎。

羅蘭說,微雕藝術又稱「神刻意雕」,作品具有微中藏世界,石上讀華章之妙趣,最高境界是人物肖像刻畫。真正的微雕藝術,可說是七分手藝,三分眼力,被喻為「袖內刻」,除了技術之外,更講究一種心如止水,猶如佛教靜定的創作境界,否則就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了。

羅彪是中國微雕藝術的教父,也是中國蟬人藝術的唯一傳人,作品曾贏得四個金氏世界紀錄,包括最著名的第六版一粒米上十八羅漢圖、瓜子上刻一百四十匹馬、芝麻上刻八駿圖、大頭針上刻五隻熊貓。

微雕藝術源遠流長,有三千多年歷史,涵納書法、繪畫、詩、詞、山水、人物、花鳥、走獸等。考古人員曾在陝西岐山縣風雛村西周時代建築遺址,發現近百塊微刻僅毫米見方的卜辭甲骨,其中最小一片只有小鈕扣大小,上有三十多字。

蟬人工藝源自清朝皇宮流行的遊戲,是用中藥材製作的玩具,之後流傳民間,上世紀末幾近消失。羅彪憑藉深厚藝術修養,將這項瀕臨失傳的絕活流傳下來,並賦予鮮活的生命力。藝品包括紡紗、推磨、迎親、龍燈會、看木偶戲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