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新流感預防性投藥有效與否引發關注,國人研發對抗人流感和禽流感的「零流感」口服藥物,將申請國際專利,並將技術轉移給生技製藥公司,使抗流感藥物更具產業價值。
「第四屆李天德醫藥科技獎」昨天舉行頒獎典禮,台大教授、中研院基因體中心研究員方俊民,以「人禽流感新剋星—零流感的口服新藥獲首獎「卓越科技獎」,得到一百五十萬元獎金。
克流感是目前治療H5NI與H1N1流感患者的唯一口服藥,但抗藥性是其隱憂。
方俊民的研究團隊,利用便宜的木醣或溴苯的發酵產物為基底,合成出零流感,是一種環己烯磷酸化合物,其與克流感同屬病毒神經醯胺←抑制劑,結構類似克流感。
零流感在酵素的實驗,抑制流感酵素活性比克流感強十九倍;細胞實驗則好上七倍;實驗小鼠服用零流感後,也較服用克流感的存活率高;零流感衍生物,則可抑制抗克流感的變種病毒,原料容易取得,製程也較克流感原料莽草酸來得安全。
美國日前已將新流感病毒株寄給我國疾病管制局,方俊民研究團隊希望也能取得病毒株,做後續的研發。
「卓越科技獎」的另兩名得獎者,有吳國瑞的「頭頸癌轉移機制研究」,及謝興邦的「本土研發抗癌高潛力新藥進入臨床開發」,也各得一百五十萬元,創下國內民間產業鼓勵醫藥研究單項最高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