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重返國際社會的重要一步

 |2009.05.22
1471觀看次
字級

在全球因新流感而神經緊繃之際,我國除了加強防疫,也達成了一件事關重大的國際事件--參加世界衛生組織年會。這不只是我國在國際外交上的突破,對全球及台灣防疫都是重要的一步。

在亞洲地區,台灣的醫學與公共衛生水準數一數二,成績有目共睹,得到國際的肯定。只因為退出聯合國的關係,喪失了參與許多重要國際組織的機會。

馬政府上台後全力改善兩岸關係,台灣今年終能以WHA觀察員身分,參加在日內瓦舉行的年會,我國代表團團長葉金川在睽違三十八年後,第一次在大會發言。這對提高台灣的國際能見度、建立和各國的醫學、疫情資料交換機制,都有無比重大的意義。

這本來是一件值得高度肯定、令全體國人高興的美事,從媒體的民調也顯示,超過五成的國人對葉金川的表現感到滿意。可惜,民進黨及其支持者基於意識形態,不但有人在日內瓦大搞嗆葉鬧劇,國內綠營的立委也點名葉金川下台。他們的理由是,葉金川以「中華台北」的名義出席大會,是矮化國格;與抗議的留學生爭吵,有失身分。

台灣的國際處境艱難,不是一天二天的事,民進黨執政八年期間,幾乎年年爭取加入WHO與WHA,亦未獲任何進展。即使是這次嗆葉的焦點「中華台北」名稱爭議,但這是二○○五年民進黨執政時期與WHO簽訂的備忘錄所決定。綠營人士的鬧場、嗆葉、批馬,顯然缺乏常識、而且有損台灣的國際形象。

在WHA會場,當葉金川坐定後,國際紅十字會暨新月聯盟(伊斯蘭諸國)的代表對他說:「你們終於來了,等你們好久了!」

這句話,溫馨且充滿鼓勵!這句話,代表的是對台灣的肯定與期待,支持台灣成為國際衛生組織的一員。

相對於國際社會對台灣參加WHA的正面態度,國內政客的喧鬧,更凸顯其目光之短淺與胸襟之褊狹。

以「中華台北」的名義參加國際組織,是以一九八九年建立的奧會模式為藍本,之後我國參加APEC、WTO等國際組織,都循此模式。對部分國人而言,這的確不能令人滿意。

但「跨進門檻」是參與的第一步,只要台灣能在國際社會有具體表現,與國際社會成員建立良好互動關係,並做出適時協助與回饋,今日的「敲門磚」就會變成未來的墊腳石,逐步提升台灣的國際地位。

在國際現實下,國人必須了解,我們除了要打一場又一場的外交硬仗,爭取應有的權益之外,還須要以各種專業能力,證明台灣有資格成為國際社會稱職的一員。

我國成功參與了第六十二屆WHA年會,是馬英九總統就職一周年,送給全體國人最好的一份禮物。但馬政府也不應自滿,國內政務要加強努力的地方仍多,尤其在扁政府執政八年毫無建樹的情形下,馬政府進步空間很大,絕對不能因些許成就而減緩了繼續前進的腳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