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引進台資 台商好朋友

梅鯤生 圖/取自網路 |2009.05.10
1206觀看次
字級

梅鯤生  圖/取自網路

上月三十日,美國的《時代》雜誌(Time)評選公布二○○九年全球最有影響力百大人物榜中,共有五名華裔。中國政壇的明日之星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也上榜,引發了兩岸人士矚目。

出自高幹家庭 一步一腳印

習近平是前中共國務院副總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習仲勛之子。雖出自高幹家庭,但習近平政治歷練非常完整,一步一腳印從最基層做起。

一九六九年,習仲勛因案被「下放」,十六歲的習近平被迫前往延安市下屬的延川縣農村插隊。

由於工作積極,在當時到延安插隊的近三萬名北京知青中,習近平很快成為當時第一個生產大隊支書記。

當上大隊支書記不久,習近平進入清華大學讀書。一九七九年,從清華大學化學系畢業,即步入仕途。

年僅三十二歲 任福建省長

一九八五年習近平離開河北正定,來到東南沿海福建省,在廈門,他第一次走上市級領導崗位,年僅三十二歲。在一九九九年升任福建省長。

福建十七年是習近平從政履歷上的重要的一章。積累了地方各個行政層級的工作經驗。

據跟習有過接觸的福建人士透露,在福建期間,他引進台資的力度很大,在他任上,全國第一座台商會館—廈門台商會館竣工並開始招商。

習近平曾坦言,福建十七年是他第一次經歷城市的管理和發展,加上特區工作無經驗可鑒,在廈門的三年是最艱苦的學習過程:「在廈門工作的三年,我感受很深、獲益很大。應該說,這三年的特區工作歷練,對我後來的工作有很大的影響。」

倡導閩台合作 做有效服務

習近平一直倡導閩台合作。他曾在很多場合提及,閩台合作是篇大文章,必須做好。據有關人士透露,在對台經貿合作方面,習近平的作為頗受高層認可。也是在那個時期,習近平提出了政府要建設有限政府、提供有效服務,有所為有所不為,做那些不錯位、不越位、不空位的事情。

一九九○年習近平調任福州市委書記,在福州市委大院裡,「馬上就辦」四個大字十分顯眼。

習近平解釋,「馬上就辦」不光是對工作效率的要求,也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要求人們審慎地作出最快反應。每個人都有這種敏感,福州的事業才會保持年輕。

在傳媒眼裡,習近平是位改革人物,有時代感、思想解放。

鐵腕遏止歪風 政績亮眼

習近平在寧德地區的反腐工作曾名震一方。當時他是寧德地委書記。寧德屬經濟落後地區。按舊習俗,蓋房、修墳、娶媳婦被稱為人生三件大事。

習任前的好幾年,很多幹部蓋房缺錢,就以權換錢。習近平到任後,確定把「敢於碰硬,敢攻難點,抓反面典型,拔釘子戶」作為查處的突破口,以鐵腕之力遏止了這股建房歪風。

二○○二年十一月,四十九歲的習近平出任浙江省委書記,領導制定出讓浙江在經濟上與上海一爭高低的「八八戰略」,得到普遍支持,被認為是一大政績。

中央實施宏觀調控後,浙江經濟曾一度陷入「生產缺電、建設缺錢、招商缺地」的困境。習近平再次果斷出擊,採取了「倒逼機制」,通過拉動投資、消費和進出口三大需求轉變經濟成長模式,使浙江去年的GDP、固定資產投資和消費需求保持了百分之十三點五以上的成長。

此外,在浙江,習近平非常注意維護中央權威,在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解決民生難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獲任上海市委書記時,這一點被中組部部長賀國強突出提起。

習近平主政浙江期間,浙江省曾專門為四套領導班子配備律師顧問團,陪同下鄉接訪。在習的倡導下,浙江省委、省政府、人大、政協主要領導,連續四年分別到四十二個信訪問題比較突出、社會矛盾比較集中的縣市區,採取公告的形式下訪。他形容這次的下訪困難度有如「鑽矛盾窩」,可見那次的任務是多麼艱困,而他也不辱使命達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