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2009.05.09
556觀看次
字級

好好走路

未進學院前,我就喜歡觀察人走路。看一個人走路,可以看出這個人的姿態、個性、心情、健康狀況,甚至修行的功力有幾分。看一個人走路,可以看出此人此刻的心境,是喜是悲?是勇是懼?看一個人走路,更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身體狀況。

來到學院後,我依舊喜歡看人走路,只是觀看的對象不同,觀看的角度也改變了。看修道人走路煞是好看,威儀中帶有寧靜,輕盈中帶股道風,飄逸的身影猶如從山林中出現的隱士,充滿了力道之美。

每天在學院走路,我會提醒自己,腳步放輕,提起正念。路走得穩,身心安穩。路走得正,身心正直。路走得好,人生的路可長可遠。不論是慢走或快走,都是修行的好時機。

每當午齋後,我們總會在學院的走廊及成佛之道上跑香,每一步紮紮實實地跨出去,昂首闊步雙手甩起來的同時,我常常感受到心無掛礙,活在當下的真實感。走路人人會走,但如何走出自信、走出歡喜、走出道氣、走出威儀,確實需要多用一份心。多一份心,自然就多一份體悟。

原來將路走好,也是成就佛道的資糧之一。如果他人是一面明鏡,我的師長及同參道友們就是菩薩的示現,他們走路,無形中也提醒了我要好好走路,好好地走出生命中的每一步。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不要小看這小小的一步,珍惜足下的每一步,每一步都是我們生命躍進的基礎與力量。(英文佛學院‧水門王)

提起正念

學長說我走路像大哥,會搖來搖去,但我並不是故意的,因為我從小就喜歡模仿父親走路的樣子;我也知道走路要有威儀,但有時候會記得,有時會忘記。現在,走路比較正常,因為有學長提醒。

曾在美國西來寺聽法師開示,中國佛教傳統的威儀有「行如風、立如松、坐如鐘、臥如弓」;還沒就讀佛學院時,參加短期出家修道會,引禮法師也教我們走路要有威儀,但有時還是做不到,比如排班過堂時,雖然會在心中默念佛號,但有時也會妄想,尤其到了中午很餓的時候,會想為什麼還沒到齋堂。

走路對一個人的外在的行止威儀很重要,所以還是會提醒自己不要妄想,提起正念。(東方佛教學院‧謝美齡)

訓練自己

剛進學院時,老師曾要求每個人在頭上頂著書本走路,那時沒走幾步,就掉一次,掉到老師叫我把書拿下來走,當時我心想,幹嘛那麼麻煩?

後來理解到,走路也可以攝受到別人,如果走起來很奇怪的話,別人看了也會覺得奇怪。才慢慢養成習慣。

我比較隨興,糾察如果站在我旁邊就會比較留意自己的威儀,排班行進間經常在打妄想,不會思惟在佛法上,剛開始會專注在佛號上,可能是我的專注力比較差,沒有訓練自己,思緒容易受外界干擾。不喜歡強制自己專注在一個地方,除非逼不得已,例如司法器時,真的不能玩,才會訓練自己的專注力。

有時我們會在教室頂著書本走,訓練自己走路的威儀,當下可能會起煩惱,過得很痛苦,事後再回想,會覺得很美好。(寺務管理系‧曾憲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