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補教老師陳啟鵬表示,受金融風暴影響,今年社會科基測考題將以「經濟」掛帥,不管是歷史的國際貿易或經濟發展、地理的二、三級產業,或是公民的經濟篇概念,都可能成為各科命題焦點。
陳啟鵬說,社會科常考題型,包括圖表題、漫畫題、情境題、統整題、時事題等,大多需「從題目中找到解題的關鍵」,像是圖表題的圖表判讀、情境題的關鍵字句、統整題的觀念類推,建議同學多練習模擬試題。
以公民來說,分經濟、法律、政治、社會四篇,概念最能應用解讀時事,因此跨科統整題目,多半以歷史或地理結合公民,尤其今年引發各界關注的法律修訂或經濟措施。
陳啟鵬表示,牽涉到計算的機會成本、比較利益原理、供需法則,每年必考;而通貨膨脹與緊縮、市場經濟制度,將以金融風暴為前提落入考題;至於就業與理財單元,會跟著無薪假、失業問題浮上檯面;政府的經濟功能,則可能結合消費券的發放命題。
甫修正通過的著作權法「三振條款」、遺產稅與贈與稅修法成為單一稅制,可能會考政府課稅原則或民法對於繼承相關規定;縣市合併升格及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野草莓學運」對集遊法修法訴求,也是熱門考題。
萬華國中公民老師顏光正說,公民第三、四、五冊,有關政治、法律、經濟議題命題比率最高,遇到模稜兩可題目,把題幹再看一遍,用「排除法」把最不可能答案刪掉。
陳啟鵬提醒,「時事結合生活」是近來基測社會考題趨勢,觀念融入考題,就能掌握出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