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浪板(Sailboard)
風浪板是目前國內、外最多人從事的帆船活動。
風浪板與帆船最大的差異在於操作方式。帆船是坐著的,但是風浪板的操作者必須站在一塊狹長板子上,用手抓著一副可以往任意方向折的帆。操作者必須要有靈巧的身手,才可以一面保持身體平衡,又能讓船身往期望的方向前進。
風浪板分為「長板」及「短板」。長度固然是因素之一,但最主要的差異在於有無中央板的設計,有中央板的叫「長板」,沒有中央板的叫「短板」。
中央板的好處是讓船隻頂風航行(與正逆風差某一角度航行,一般在四十五度角左右)的角度更小,不容易產生側移,並加強船身的穩定性。
但如果沒有中央板,則可以讓船隻的轉向更靈活,適合作花式的表演動作,故短板有一別名叫「FUNBOARD」。一般這兩型的風浪板不會放在一起比賽。
近年來,國內玩花式的人口愈來愈多,這些帆友一般活躍於台北縣林口鄉下福一帶(視風向轉戰於下福、淡水河口、桃園永安之間)以及彰濱工業區內的內海。
雷射型帆船(Laser)
雷射型帆船是單人操作帆船,為奧運標準比賽船型之一。它只有單帆,船身造型流線,船底剖面呈圓弧狀,所以速度高、轉向靈活是它的特點。但也因為它的靈巧,在強風中必須要有熟練的技巧方能保持穩定。全國運動會中此型船隻亦為標準賽程之一。
樂觀型帆船(Optimist)
此型船隻專為兒童設計。平頭平船底,帆面積較小,故航行時穩定是其特點,適合重量較輕之青少年作為入門學習船型。此型帆船亦為全國運動會標準賽程之一,選手年紀規定為八至十五歲之間。
霍比式帆船(Hobbie)
此型帆船為雙船身結構,故底面積大,水阻小。而且船隻設計以休閒為導向,故穩定、容易操作、速度快、重量輕、乘員數多為其特點。
重型帆船(Keel boat)
完成台灣首次單人帆船橫渡太平洋壯舉的高智亮,所駕駛的帆船就屬重型帆船。
重型帆船一般指具有壓艙龍骨物的帆船,其形狀長度都不一樣,可依休閒或競賽來設計及規畫,內部除操控索具外,多了一些如廚房、廁所、艙鋪等空間。
性能上分為兩大類:競賽類(Racing)及休閒類(Pleasure)。前者要求的是速度,後者講求的是安全及舒適性,如適合長途巡航(Cruising)休閒或是競賽與巡航並重的多用途船(Racer-Cruiser)等。